div#pop_ad { opacity: 0; }
AD
首页 > 数字货币 > 正文

必读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痛点分析及区块链解决方案详解

[2021-01-29 02:39:2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 行业痛点现代的供应链管理在当前全球化产业变革的大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我国一直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供应链金融产业快速
1 行业痛点


现代的供应链管理在当前全球化产业变革的大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我国一直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供应链金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然而,在借助传统业务模式及信息化工具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良好解决。

1.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设想中,基于应收账款等沉淀资产、缓解中小型供应商对资金的强烈需求是核心目标之一,但在当前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中,金融产品的融资对象局限性较大,一般仅限于一级供应商,处于供应链远心端的中小型供应商(其中大多数为民营企业)仍难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融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突出。

2.%20金融机构缺少优质客户及业务场景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单笔交易金额较小,同时,由于供应商体量不一,背景复杂,囿于风控压力及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此项业务的过程中,工作量大,边际成本高,且难以寻找到大量的优质客户及对应的资金出口。

3.%20核心企业对全供应链的渗透能力及促进作用不足

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渗透能力往往止步于一级供应商,对二级及以下供应商的影响衰减较快,对全供应链资金配给的促进和改善作用并不明显,这与核心企业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提高全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愿景是相悖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还间接导致核心企业参与意愿不足、产品品类单一等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供应链金融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还会对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进程造成消极影响。



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无法打通,存在信息孤岛。各个机构或企业间没有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信息形成孤岛无法共享,且搭建跨企业统一的ERP系统的成本和挑战过大。

(2)信任无法自证,无法传递。信任只能在核心企业与一级供应商间传递,其他环节的供应商缺乏背书,较难融资。

(3)支付结算无法自动完成。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约定结算无法自动完成,当涉及多级供应商结算时,易出现资金挪用情况。

因此,在以上各类问题的共同作用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并未彻底解决,惠及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这给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接入提供了机会。

2 解决方案


区块链是一项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20Ledger%20Technology,DLT),其表现形式如下:由多个节点参与共同维护的、有统一共识机制保障的、基于密码学算法保证不可被篡改的数据库。



区块链具有去(多)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技术特点,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将分散、独立的各个单中心提升为多方参与的统一多中心,从而提高信任传递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我们认为,将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能够解决目前在区块链融资网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1. 借助多中心集体维护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核心企业及各级供应商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搭建供应链体系内共享账本,在共享账本内按照预设权限规则,共享业务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的统一协同流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2. 确保贸易真实性,传递核心企业信任

本方案采用实名制、邀请注册制,确保了参与方信息的真实性。债务信息需要双方审核,可以确保贸易的真实性。信息流与资金流同时流转,通过授权在整个链条内实现可控共享,实现了核心企业信任无损传递。

3. 借助智能合约,对接金融机构,应收账款自动结算

基于真实贸易付款约定,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履约条件、履约方式、履约账期、履约金额的上链和智能化设置,并对接付款方对应的金融机构,实现应收账款逐层自动结算,解决因中间供应商延期付款而造成的全链条资金流转效率降低的问题。

4. 以区块链的信息化平台为切入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基于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搭建贸易融资网络(多中心平台),实现信息撮合和对供应链金融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支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必读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痛点分析及区块链解决方案详解


在具体业务实操中,以供应链中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业务为例,一般来说,在这种模式中存在以下3种角色:

(1)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规模较大,处于产业链的中心位置。核心企业的行业结算特点是赊销,一般存在3~6个月的付款账期。核心企业具备良好的现金流而且希望对自有资金做财富管理。核心企业有较强的意愿通过自身信用覆盖,为其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因没有有效的信任背书而较难获得经营所需的低成本资金,有融资、资金管理、优化财务报表的诉求。

(3)银行。银行是产业链的资金提供方,希望进行金融创新,提升获客效率,并且有强烈的风控诉求。

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中,在核心企业到货后同时形成应付账款,该笔交易将被记录到系统中,在双方确认后将形成区块链电子记账凭证,完成应付账款的登记及确权,并发送给一级供应商。

当该一级供应商与二级供应商产生赊销关系时,一级供应商可以将取得的电子记账凭证进行拆分,并以代偿现金的形式进行支付,最终由资金需求方提交融资申请。

同时,在付款阶段,全供应链的资金可以自动地按原始贸易路径逐级清分。


必读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痛点分析及区块链解决方案详解

利用区块链凭证融资的新模式


必读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痛点分析及区块链解决方案详解

新型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分布式生态模式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生态模式将在供应链全流程场景中精准匹配多方资源。

在供应链中,企业支出资金和收入资金发生在不同的时刻,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产业链生态填补资金缺口。

比如,企业下订单与接收货物之间存在着资金缺口,一旦上游供应商出现资金困难就很难采购所需要的原料或产品;在接收存货和形成产品销售之间也存在着资金上的压力,因为库存管理活动需要资金支持,并会产生库存持有成本;在销售产品和下游客户支付现金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缺口,形成了所谓的应收账款;在支付现金和实际接收现金之间产生了现金转换周期,从而对上游企业产生了资金上的压力,因为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资金,就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困难。


必读 |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痛点分析及区块链解决方案详解


当供应链产业的各个相关方参与到这样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中时,参与方只需扩展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将已方既有的价值做输出,即可与网络中的其他参与方进行信息、资源与价值的交互。具体来说,网络生态的各个参与方将获得以下价值体现。

1. 核心企业

(1)夯实产业黏性,增加企业收入。核心企业每新增一笔应收账款的融资业务,均可增加其与各个上游供应企业的黏合度,维持供应链上的产品流动,为其创造附加价值,提高收入。

(2)改善融资结构,降低综合成本。本模式为核心企业与上游企业构建合理账期提供了更多的议价空间,获得了更长且符合各方企业经营需要的付款账期,扩大了赊账比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率,改善了财务状况,优化了财务结构。

(3)响应国家政策,强化企业形象。核心企业主动创造有利于更多级的链上企业进行融资的商业环境,服务中小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树立了良好的企业营商形象。

2. 监管机构

以区块链网络生态为监管抓手,以各级政府服务平台为核心枢纽,可以汇聚优质资金及企业资源,使域内各个行业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

各级行政区域的地方产业公司数量众多,供应链金融业务需求驱动力强,具备良好的合作实践基础。

本模式能够盘活核心企业信用,并将其无损传递至各业务链中资金需求强烈的中小企业,使其获得优质资金服务,增强其与各级企业的黏合度,构建了供应链金融领域内的新一代价值流通网络,为传统业务场景赋能,构建了基础资产的创新挖掘机制。

3. 中小企业

(1)变革中小企业融资验证的模式。中小企业借助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及多级交易的应收账款凭证进行融资,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2)解决企业经营活动的金融风险。基于智能合约,中小企业实现了应付账款自动按合约结算,杜绝了拖延、赖账所带来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3)帮助中小企业绩效增长。本模式帮助供应链上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四流合一”,使得企业资金、操作模式、及时性等方面得到根本性的保证,有利于供应商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模式上促使供应商企业整体绩效得到快速且稳定的增长。

4. 金融机构

(1)挖掘、盘活优质客户资源。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从一级供应商扩展至二级、三级等多级供应商,可以快速锚定强融资需求用户。

(2)核心数据线上流转,降低业务边际成本。金融机构实现了关键业务信息线上流转,降低了实操人员的工作强度及工作难度,降低了业务边际成本。

(3)改善风控及合规工作效率。本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完善的隐私保护和权限控制机制,实现了安全可控的链内信息共享,保障了业务数据在流转过程中真实有效,为业务过程中风控及合规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添加新手交流群:币种分析、每日早晚盘分析

添加助理微信,一对一亲自指导:YoYo8abc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