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富故事 > 正文

霸气辞国企铁饭碗 只想在复旦安静卖肉夹馍

[2015-09-24 11:35:41] 来源:腾讯网 编辑:李树柳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国企铁饭碗的员工,辞职创业。称自己只是想安静的在复旦卖肉夹馍。并且发布文章《不要拦我,我只是想在复旦安静地卖肉夹馍》,并推出免费送馍的促销,得到复旦学生大量转发。阅读量超过了4万次,500个馍在两天内全部送罄。

  从研制到开业

  由于3个人都没有做肉夹馍的经验,筹备从最初的学习“打馍”开始。不二团队来到陕西潼关县找师傅,遇到一家肉夹馍店先试吃一下,再和师傅谈。一天下来,每人要吃六七个肉夹馍。

  “找到合适的人很难。”陈根说。不是所有卖肉夹馍的师傅都愿意传授手艺,有的人本身技艺不够精湛,有的人则要价颇高,半个月就要收取每人三四千元的学费。在县城里“逛了好几天”后,不二团队终于找到了一个当时准备结婚、暂时没在工作的打馍师傅。

  打馍可以拜师学艺,卤肉则无从学起。因为肉的配方不外传,只能提供打碎的料包。“这样的话,我们的技术有一部分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陈根觉得不行,“还是要靠自己研发”。

  1月底,不二团队在西安租了间房子,从网络、他人口中搜集制肉的配方,每天买回5公斤肉,一次煮1公斤。除了家乡原汁原味的经典肉夹馍,不二还打算研发出一种口味偏辣的肉夹馍。在川菜、湘菜流行的当下,“只做不辣的肉夹馍,太局限了”。

  最沮丧的时候,莫过于煮了一锅味道很糟糕的肉,又不知如何改善。“过两天找到了个新方子,试了一下又觉得‘还不错哟’。”3个人的心情,经常在失落和欣喜中变换。

  过完年,不二团队又开始研制凉皮。3月中旬,他们来到上海,原计划把店开在商业中心,但是不二找遍漕河泾、张江高科、徐家汇等商区,最多一天走了将近40公里,也多因租金过高或位置不佳而无果。

  为了降低成本,不二决定先以摆摊的方式来检验肉夹馍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陈根想到了大学生。考察了复旦周围的摊点后,不二决定先把摊摆在复旦。

  不仅仅只是卖肉夹馍

  4月1日,蹬着三轮车,不二开张了。对陈根而言,和以前坐飞机上下班的“光鲜”行业相比,刚开始蹬着三轮车、防着交警卖馍,还是“有点尴尬”。

  “尴尬”还不是最大的烦恼,尽管营业初期开展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但生意并不好,“平均每10分钟才有人来买一次馍”,每天的销量仅有六七十个。

  20天过去,眼见情况依旧没有好转,陈根坐不住了。在复旦贴吧发贴三度被删后,不二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青年不二”。

  4月21日,不二发布文章《不要拦我,我只是想在复旦安静地卖肉夹馍》,并推出免费送馍的促销,得到复旦学生大量转发。阅读量超过了4万次,500个馍在两天内全部送罄。不二家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300多个馍。

  青年不二的推送末尾都会附上一句话:“其实,不二不仅仅只是卖肉夹馍。”在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的陈根看来,与其说是一个线上宣传的工具,他更想把线上的不二做成“一个有文化的平台”。翻阅公众号的历史消息,不难发现除了促销活动和营业动态更新,有不少推送是围绕青年、围绕复旦展开。

  4月底,不二得知文科图书馆外的小吃摊位可能将面临管制,就联合复旦的“敢享”平台举办了一次线下留言活动,组织学生给图书馆门口的“卖小吃”的叔叔阿姨留言。

  后来,陈根分3次,在微信公众号重将同学们的留言一一展示出来。“大家对这些卖小吃的叔叔阿姨了解得太少,每次都只是买,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尽管这些推送并未给肉夹馍的销量带来变化,陈根却更加关注流动小吃摊群体背后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他有意在微信平台中继续就此进行深入讨论。

  未来,他希望青年不二能够成为一个社区,面向学生广泛征稿,并讨论“年轻人对于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开店以来,不二多了不少回头客,一次次线上线下举办的活动也拉近了距离。陈根每天查看订阅号时,也需要一一回复来自用户的留言;一些用户在买馍、吃馍之余,也会聊一些其他方面的话题。有同学问他如何实现与本专业不符的职业理想,不二就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学习、实习等多方面给出建议。

  经过3个多月的经营,不二团队增添了新成员,已经度过了开业之初的忙碌期,每天7点半起床买菜,晚上11点收工回家,作息日渐规律。与之前海上的日子相比,陈根感觉现在的生活“充实了很多”。

  等暑假学生走了之后,不二将暂停摆摊,花更多精力在产品研发上,包括肉夹馍和尚未正式推出的凉皮。 “先把这家店做好,再一家一家来吧。两家店也行,3家店也行。如果一家店能做好,也挺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