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德邦股份 (SS:603056)在水立方举办了战略发布会 ,宣布更名“德邦快递”,全面布局快递业务,聚焦大件快递解决方案,并豪言全新定义大件快递,引领行业发展。
在发布会上,德邦创始人崔维星向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孙女为了孝敬爷爷,在电商平台买了很多的年货,但由于包裹很大,只能走物流,老人无奈借了一辆三轮车去物流网点自行提货。
原本的“孝心”转化成为“无奈”,这种尴尬是快递界“大件歧视”的直接体现。
德邦希望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面转型,用自身多年积累的物流经验解决这种无奈。
01 转型之路
从财务角度来看,德邦股份公布的2019年财报和2020年一季报低于市场预期。
具体而言,德邦股份2019年虽然营收增长12.6%至259.22亿元,但净利润却止步不前。
增收不增利,这是很多转型公司都遇到的问题。今年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物流体系受到影响,德邦股份的亏损较2018年有所增加,营收同比下滑,疫情带来了一定冲击。
这两份财报看起来都不乐观。
当进一步深挖德邦股份的经营数据就会发现,其实际业绩并没有财报结果那么悲观,如今的阵痛仅是转型切换的必经阶段。
一家公司最终的经营利润是由三项数据所决定,分别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费用成本。营业收入代表公司的业务规模,营业成本代表完成这些业务所需付出的直接成本,费用成本则是企业运营期间的销售、管理等各项费用。
营业收入决定了利润的上限,而营业成本和费用成本则决定了利润的下限。一家公司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一方面需要营业收入尽量增长,另一方面则需要压缩各项成本费用。
直观数据来看,德邦股份2019年的营业收入是同比增长的,可见公司的业务是获得用户认可的。而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为代表的三费合计,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仅为8.92%,也低于2018年同期10.59%的。这说明德邦的各项运营费用,是显著降低的。
效率的提升、费用率的下降,离不开德邦多年对科技的投入,包括“销管家”、电子面单、智慧派单和自动驾驶等高科技成果的运用,提升了运营效率。
由此可见,德邦物流净利润下降的根源在于毛利率的大幅降低,这间接说明德邦2019年的运营成本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为了提升大件快递的时效性,德邦投入了更多的运力;为了提升服务品质,德邦提升了末端网点的人员密度;为了提升分拣效率,德邦对设备进行了全方面升级。这些加码升级都是需要耗费大量资本的,属于增量投入。
但这些都是必然投入。与单纯烧钱的营销费用不同,对于运力和服务的投入都会直接体现在德邦的配送销率上。市场无法直接看到这些投入的效果,但用户的口碑却是最好的反馈。
截止2019年底,德邦快递已经连续4年蝉联菜鸟物流服务指标综合榜榜首,包括投诉响应速度、投诉处理效率、投诉处理质量等指标都在行业内领先。
从结果看,短期盈利瓶颈。但从长期经营数据看,德邦快递的核心竞争力实则不降反升,如今业绩的颓势更像是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02 快递之谋
物流细分行业模式间有着很明显的差异。
根据配送货物的差异,整个物流行业可以分为快递业务(0-30KG)、零担物流(30KG-3T)和整车物流(3T以上)三大块。
快递业务就是日常电商网购所用的配送业务,特点是商品小、种类繁杂;整车物流也很好理解,就是货物数量较多,客户选择直接从物流公司包车运输;零担物流则处于两者之间,指的是物品很重,但所运的货物又装不满一车。
物流企业的核心指标就在于规模与效率,本质也就是“组网”逻辑,谁能组建一条事无巨细,又运营高效的运输网络,谁就能获得成功。
实际上,快递业务体系与其他物流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快递业务必须送货上门,而物流业务需到网点自提,送货上门要另收费。另一方面,快递运送的商品更小,快递员多以单量计件,物流则更看重商品的重量。
正是由于快递业务与物流业务之间的区别,导致企业在布局时,会针对两种不同的业务类型走出不同的路。
具体而言,快递业务需要送货上门,更看重物流网络的“毛细血管”,覆盖的面积必须广阔,很多快递企业通过多次中转的方式提升效率。这就形成了一张辐射状的网,一个区域配送中心覆盖多个配送站,一个配送站又覆盖多个网点,由终端网点收发货物,统一集中配送。
物流业务则更看重点对点运输能力,由于所运货物普遍偏重,因此很难通过多次中转来实现,更多的则是点对点的直达运输。
也就是说,快递企业的物流网络是一张辐射的网,而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络则是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线。
德邦股份布局的大件快递(3-60KG)介于快递业务与零担物流之间,尤其是很多货物很重,难以多次中转,因此很趋近于零担业务。如大型家电、家具等等。
之所以大件快递经常被忽略,与其颇为尴尬的定位有关。对快递企业而言,由于缺少终端大件配送能力,货物中转困难,且快递员多以单量计件收入,因此并不愿意接大件订单;对于物流企业,因为缺少网络覆盖能力,用户体验很差,同时由于需要拼单,所以时效性差。
快递企业想要进军大件快递,需要从本质终端配送环节更改物流网络,相当于分筋错骨;但对于零担物流企业来说,只需要进一步下沉搭建终端的区域配送中心,就能完成整体布局,可行性更高。
一直以来,德邦股份都有“零担之王”的称号,在2004年推出了第一个精准产品“卡车航班”,凭借“空运速度,汽运价格”的招牌服务,很快占领了中国零担物流市场,并一举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从这一点来看,德邦股份有能力在大件快递领域有一番作为。
03 本质的改变
德邦股份实际在2013年就已经布局快递业务,而真正“ALL IN快递”是在五年后。
“ALL IN快递”不是说说而已,虽然最近三年德邦股份的业绩增长较为平稳,仅为12%左右。但在平稳的营收之下,则是营收结构的本质性改变,德邦股份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已经由快运业务转变为快递业务。
2019年财报显示,快递业务的占比已经达到总营收的57.7%,成为公司营收支柱。
最近三年,德邦股份快递业务的营收规模每年保持45%以上的增长,而起家的快运业务规出现约10%的下降。如果从营收结构角度来看,目前德邦股份的转型已经成功,不仅改变了主营核心业务,而且让公司整体的规模持续增长,付出的代价仅是净利润的短期下滑。
显然,德邦股份的“ALL IN快递”,并非盲目之举,而是经过大量调研的。根据鲸略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物流行业报告》,目前整车增速约5%,零担增速约为10-15%。与之对应,易观咨询的《中国大件快递白皮书》中测算,大件快递增速约为25-30%。
目前来看,德邦快递在大件快递的竞争中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大件发德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望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物流业务本就是德邦的强项,因此在协同性很高的大件快递上,德邦股份有着先天优势。无论是配送经验还是分拣效率,经过多年积累的德邦都能减少货损、降低运输风险,从而给顾客提供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
德邦已成功打造三大系统和六大支撑,为大件快递3-60kg实现0距离的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体系保障。
战略角度来看,“ALL IN快递”重新激活了德邦股份的增长。
04 总结
运营角度看,德邦股份各项数据在不断改善。过去三年,公司配送总单数分别为3.13亿票、4.83亿票、5.2亿票,增幅明显;快递业务的单票收入由2017年末的25.39元增至2019年末的28.19元。
如今德邦已成功打造三大系统和六大支撑,为大件快递3-60kg实现0距离的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体系保障。
当然,除了快递业务和快运业务,2019年德邦在新业务仓储与供应链上也颇见成效。截止2019年底,德邦共拥有仓库92个,一年时间增长了20个;仓库总面积数达到60.5万平方米,而在2017年底这项数据仅为20万平方米;营运车辆由2017年末的10742辆增至12980辆。
正是这些资产的积累,给德邦进一步拓展新业务的动力。
过去一年,德邦已经开辟了生鲜、家具、服装等诸多行业的供应链业务,尤其是与定制家居龙头索菲亚的全方面合作,突破性的使快递企业的服务范围延伸至家居企业的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乃至上门送装等全供应链环节,让家居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前所未有的定制化。
未来一段时间,德邦股份开疆拓土的突进战略不会变。
然而快递物流业务有着明显的规模效应,尤其是在竞争力还不强的大件快递细分领域,随着德邦物流网的成熟,规模效应将会逐渐显现。反应在财报中的结果,就是营收规模继续增长的同时,营业成本逐渐下降,毛利率逐步攀升,净利润自然会转好。
目前抑制德邦股份股价的核心因素,是利润这项数据并不好看,而当规模效应临界点来临时,德邦的利润必定出现拐点。不过,鉴于股价先行于报表的情况,德邦股份的股价很可能提前走出颓势。
言而总之,德邦股份的转型并没有报表中体现的那么糟糕,营收结构的改变已经达成初步目标,今天对于物流网络的投入,将会在不久换来更多的业务规模,是典型的“用时间换空间”战术。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