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中海油业绩受累尼克森 与道达尔再签LNG协议-股票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13:59:3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3月28日,中海油(00883.HK)发布2013年年报,盈利564.6亿元,同比下跌11.4%,成为石油央企中唯一业绩下跌的公司。其中收购的尼克森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2012年7月,中海油以溢价

3月28日,中海油(00883.HK)发布2013年年报,盈利564.6亿元,同比下跌11.4%,成为石油央企中唯一业绩下跌的公司。其中收购的尼克森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2年7月,中海油以溢价60%、总价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独立石油公司尼克森,当时公司CEO李凡荣曾表示“看高未来油价”,愿意豪赌尼克森的油砂—在尼克森的资产结构表中,不但经美国证交委认可的2P储量中约一半以上是油砂资源,而且根据加拿大国家油气储量评估标准51-101的规定,尼克森还拥有56亿桶油砂资源。

正是这部分油砂,造成中海油的桶油成本上涨了26.0%

虽然如此,中海油继续选择国际合作。26日,其与道达尔签署新的LNG协议—已有每年100万吨长期资源购销协议价格基础上,双方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再增加每年100万吨长期LNG资源供应,并加强在LNG产业链的全面合作。

尼克森的烦恼

年报显示,2013年中海油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产量目标,油气净产量达411.7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20.2%,其中尼克森贡献60.8百万桶油当量。

然而由于受尼克森资产和新项目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桶油成本同比上升26.0%,这也成为2013年中海油业绩下跌的主要原因,令中海油高层烦恼不已。

尼克森是一家在加拿大独立上市的石油公司,2012年前由于旗下油砂资源成本高企,导致公司现金流濒临枯竭,急于抛售。2012年7月,在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等公司高层竭力推动下,这桩中国最大的跨国并购案终于成功,被誉为是“中海油的另一桩优尼科”。

当时,中海油斥资151亿美元,溢价达60%完成了并购,然而石油业内并不看好如此高的溢价,因为尼克森很大一部分资源是源于加拿大的油砂。

“当时业内就对并购意见不一,高油价时油砂开采有利润,但是一旦油价走低,会亏得一塌糊涂。”不愿公共姓名的中石油高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坦言。

不过,2013年中海油共获得18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了20个油气构造。截至2013年底,公司净证实储量达到约44.3亿桶油当量,全年储量替代率达327%。同时2013年,公司全年共有7个新项目陆续投产,“流花19-5”气田也于2014年年初投产。

此外,28日中海油还宣布,其与中石化合作的、中国东海海域宁波22-1获得勘探新发现,在该项目中海油持有50%权益。

LNG新亮点

3月26日,中海油与跨国巨头道达尔再签新的LNG采购协议,也成为业界关注的亮点—道达尔是美国LNG出口的第一批大卖家,中海油能从美国低价气中获益吗?

据了解,在美国第一个LNG出口项目中,道达尔是第一个签署采购协议的买家,同时在澳大利亚、非洲等地也拥有大量LNG权益。2008年中海油通过与它的协议,每年获取了100万吨的LNG资源,截至目前,道达尔已向中海油交付了总量超过500万吨的LNG资源。

通过此次新协议,中海油与道达尔商定,希望在中国天然气市场再增加每年100万吨长期LNG资源供应,以及加强在LNG产业链的全面合作。

但是,双方均未透露具体的价格以及气源地和供应目的地,因此记者尚不了解这些资源是否来自美国、其价格是否拥有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低价。

截至2013年底,中海油已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和天津建成投产6个LNG接收站,形成LNG接卸能力2480万吨/年,正在建设的海南、深圳、粤东等LNG接收站将于今明两年相继投产。

“位于广东的深圳LNG项目将于明年年底建成,到时深圳就将拥有近千万吨的LNG接收能力,”中海油广东人士称,“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压力,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会越来越高。”

据了解,2011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仅26%,然而至2018年就将超过60%,至2020年更将超过70%。“预计到2020年,国内消费量将达到3600亿立方米;其中国内产量为2220亿立方米,进口量达到158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71.32%。”上述人士表示。(编辑 王洁)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