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洲国际(原名双汇)中止香港上市成为投行保荐人最不想谈论的话题;市况低迷,中国北车(601299,股吧)H股逆市登场,合理定价外加逆周期属性成为最大卖点。
5月7日,中国北车启动H股投资者路演。记者获取的招股书显示,北车计划全球发行18.21亿股H股,定价范围介乎5至6.2港元,集资规模91.1亿至112.9亿港元。
数位接近承销团的消息人士透露,鉴于香港目前较差的市况,最终定价将参考A股价格折让10%。以7日北车A股的收盘价4.72元计算,H股9折约为5.24港元。东风汽车(600006,股吧)、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和晋西车轴(600495,股吧)透过旗下子公司成为基石投资者,合计入股1亿美元,仅占集资总额的7%-8.5%。
一名从未投资铁路行业的外资基金经理表示,铁路基建是对冲中国经济下行周期的防守型工具。相比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高铁“大跃进”,目前铁路投资主要集中于城际和省际范围,即使预算超越8430亿元的历史峰值,亦不太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相比其他“旧经济”板块,中央扶持铁路的力度最为确定。
招股书披露,北车IPO集资净额中高达20%(约20亿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北车有望通过H股发行大幅降低去年67%的高负债率;另有20%将投入高铁海外市场的设备订单,紧追南车的国际化步伐。
瑞银、中金和麦格理担任联席保荐人,北车定于5月15日结束招股,21日定价,22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
又来“大跃进”?
2010年,中国铁路全面投资金额达到创纪录的8526.52亿元,被认为是原铁道部长刘志军的“大跃进”。时隔4年,温州动车事故的伤疤渐被抚平,中国铁路总公司(CRC)4个月内3次上调铁路投资金额,从年初的6300亿元大幅调高至8000亿元以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早前报道,山东规划在未来10年内兴建2385公里的城际铁路;湖北的铁路基建计划也超过2000公里;黑龙江、四川等省份也“蠢蠢欲动”。一时间,大干快上的铁路投资再度重临。
“房地产不能救,煤炭价格低迷,水泥、钢铁又长期产能过剩。纵观中国概念的传统经济板块,只有铁路基建具备较高的投资防守性。”上述基金经理认为,国策利好城(省)际高铁建设,总理每次出访必亲身推广高铁技术,无论从政策面还是公司基本面来看,长期处于估值洼地的铁路股可抵御经济增速下行。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非洲出访时,明确提出要在非洲建立高铁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参与非洲的公路、铁路基建。这是继总理出访东南亚和欧洲以后,第三次在海外推广高铁技术。主攻300公里时速高铁的北车看到了机遇。
北车董事长崔殿国在路演现场表示:“北车计划到2015年实现14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潜在增幅高达45%);直到2020年以前进入世界500强。”
保荐人瑞银相信,北车在2014至2016年的盈利增速会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主要因为其产品组合和毛利率改善。瑞银预测,北车2014年市盈率介乎13.6至16.1倍。
A股一季报显示,铁路板块受到QFII资金的追捧。其中,高盛大手笔买入8621万股大秦铁路(601006,股吧),成为该公司第九大股东;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则新买入中国北车3428万股。
南北车PK
相比北车,中国南车(601766,股吧)早在2008年8月就登陆香港。南车H股股价一度在2010年投资高峰达到11.20港元的估值新高。温州事故后,股价一落千丈,最低跌至3港元,至今也只回升到5.86港元。
2013年,南车的海外市场订单达到创纪录的22.3亿美元;今年3月18日,南车在南非又获得单笔2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以确认收入计算,长江证券(000783,股吧)预计到2015年,南车的海外业务占比可达到20%。
而北车招股书披露,2011至2013财年,海外销售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10.5%和7.8%。路演现场,管理层对投资者承诺,海外业务是北车未来几年保持盈利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但并未公布具体措施及目标。
来自承销团队的投行人士分析,北车与南车在业务模式上相差不大。尽管南车在海外销售上表现更为激进,但北车在国内高铁招标的份额却更大,南车则在速度较慢的动车组中标更多。
2013年,北车赢得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铁(最高时速超过300公里)订单的66%;南车则在CRC去年250KM动车组的两次招标中完胜北车(169列:10列)。(编辑 于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