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80年代,日本经济蓬勃,日本货卖遍天下,日人富贵了,但富未及一代,就被89年的日股崩盘,拉了下车,灾难如何发生?
日本人富贵了,便买屋,屋价、地价便贵。多家美资证券行到日本开办事处,出研究报告,看好日股、日地产。当时日房产贵至要三代人的供款,才可买得起一间屋,而美资研究报告则谓:这是好事,你富贵嘛!不少拥地皮的公司,其潜在价值便高了,按照资本主义的价值投资论,这类坐拥地皮的公司,是物超所值。例如日本的新干线,接连其火车线的地皮都变黄金了,日经指数亦因此而升至38000点。
美资行吹嘘日地皮等于黄金的论调使不少日本人、公司都信,不少人都买股。如果美资只靠研究报告费和佣金维生,就肯定连租也交不起,他们要赚大钱,不是在日本本地,而是在日境外——新加坡。
有位二战时的美军轰炸机师,韦利(他于90年代任港期货交易所行政总裁)于二战时未曾炸过日本本土,但在80年代就在日本金融市场,投了个核弹。话说他当时踏足日本,拜会日股交易所,问可否搞个日经期指(当时日本市场无期指),日本仔富贵逼人话:唔得。于是韦利去了新加坡,开设日经期指,但这期指不是百分百跟日经225匹配(因日本仔不让你搞嘛)。但对炒家言,只要能有九成匹配也OK,因为大鳄是惯于在不完美的市场揾食。全世界的石油质素都不是齐一的,交收时,有一套计价标准,按不同的含硫量,其他杂质含量等等作出多除少补式的计价来算出个双方都合意的价来。日本本土的日经225指数,跟新加坡日经期货有点差异亦不碍两者挂钩计价。于是,日经的灾难源开始在新加坡酝酿了。
要跨市场来布局,是因为不想普罗股民知悉有这部署,这个部署当然是沽的部署。外资想在日本本土的普罗日股民知悉的是:日股好,日股妙,日股呱呱叫。买啦!这就只要外资出看好报告便是,外资就将以前低位买入的股票沽给普罗日本股民便是,这个低买高卖赚钱不多,定要加个Turbo,来赚多些。
外资在日星跨市场部署杀好友
当日股升到泡沫水平时,外资便在新加坡市场开新加坡日经期指的淡仓,但你A外资去开淡仓,谁做傻瓜去接你的淡仓?人多的是,但不是B外资,而是日资大户,这些日资大户都是大投资者,可以是日本基金,可以是普通的大户。但一个共通点,是这些接货者都肯定赚过一截的甜头。
不要以为笔者是乱噏,2007年,有多少香港朋友买过香港的Accumulator,我就是买过,正是不怕你精不怕你呆,至怕你唔来。笔者当时最旺的时候是一日赢三张合约,日赚60万,有这好赚头,怎会舍得走。笔者也算醒,知道花无百日红,赚了一截之后,知道要收手,在金盆洗手前,就讲,这是最后一铺,之后让人去接火棒了。醒吗?但就是这最后一铺过不了。温家宝突然讲,直通车不来了,他讲迟一日,我都过关,但就是他讲早了一日,咁就……之前赚了的要呕尽,尚要拿钱去赎身!这个贪字变贫,马后炮,一定识讲,但当你几日就可赚20万时,你就觉得怎是贪,是财来因我有方嘛!赚是我本事,不是运气,更非贪。
自大、无知,与贪是每次股灾(或给外资揾笨)的沃土,有这沃土,外资才可壮大。
日股自1987年美国股灾后急升,至1989年,日经升至38000点,普罗日股民大买股,日资大户又在新加坡大买日经期指。突然一日,外资趁日央行[微博]加息,便全面明明白白地沽股票现货,更加借货来沽,在新加坡日经期指市场又明明白白地力沽日经期指(之前是静鸡鸡沽的)。用上《孙子兵法》的山、林、风、火。未出手前不动如山;部署时要徐行(慢)如林(静),到进攻收割时要快如风、烈如火,一日跌你千点,等你走都无得走,又因为急跌,通常会唔想走,会弹吓啩!结果指数急速下滑,到结算时便收工。大摩宣布将办事处撤出日本,有人认为这是要食尽最后一口。唉!你日股残到唔使玩啦!也的确日股由三万二跌至八千,你点玩!
这个日股崩盘事历,大家是否有似曾相识?A股又是否受到外资的恶意沽空?笔者估不是,是自己人沽空自己而已!
在星沽A50期指可能是自己友
附表是新加坡富时A50 7月期指由6月初以来至7月17日的成交未平仓合约数。自6月下旬,这个合约的成交和未平仓合约数就一直升,最高时,日成交有过百万手,而未平仓合约数逾63万张,至7月17日仍有53万张未平仓合约,而当日中国的A50 IF 7月合约结算合约不足八千张。为甚么中国的A50期指只有八千张去结算,而新加坡的有53万张未结算?是谁在沽这53万张期指,可以是自己友。
假如我在中国的右手,沽予在新加坡的左手,右手所蚀,一定是左手所赚。这样一来,是否在新加坡就可以有一笔很干净的财富?7月10日,中证监界定恶意沽空是跨境、跨期操作。7月9日,公安部介入,你估要查甚么?昨日传在上海自贸区的一些外贸公司被查,以上,再加上日股崩盘的教训,大家或可对今次A股之跌,有多一个角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