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实习记者 潘婷)讯,为进一步提升上海财险公司经营个人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风险管控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推动上海保险业高质量发展,11月6日,上海银保监局官网发布《上海地区个人融资性保证保险催收业务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提出,险企应建立外部催收机构管理制度。
近年来,融资性保证保险逐步成为部分险企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但也出现了一些风险苗头和问题,各类违规催收行为引发的投诉举报日益增多。《实施细则》共五章二十六条,专项规范了个人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催收业务环节,适用于所有在上海地区经营个人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险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也表示,随着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的赔付大幅上升,保险公司积累了向被保证人追偿欠款的大量权利。“讨债”是各家保险公司明显的弱项,近来更要委托催收进行追偿。
不过,由于一些催收机构资质不高,个别工作人员的一些行为不够文明甚至违法,影响了债务人的正常生活甚至周围群众的感觉,也有损于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的形象定位。
《实施细则》明确了公司内控管理要求,涵盖制度建设、岗位设置、人员管理以及投诉处理等重要环节;要求险企健全委外催收管理制度、优化合作机构选择、加强委外机构质检考核并引入清退机制;规范细化保险公司催收行为,提出9项禁止性行为,加强隐私保护、档案管理等要求。
内控管理方面,险企应建立健全催收业务管理制度并持续加强催收业务管理;委外催收管理方面,《实施细则》规定险企应建立外部催收机构管理制度,同时要求,险企应对催收外呼电话录音定期抽检,每月随机抽取每家合作机构不少于一小时时长的有效电话录音进行质检。
考核机制上,险企不得直接或变相采用以欠款回收金额作为单一指标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与外部催收机构服务费支付标准挂钩;险企向外部催收机构支付服务费(单笔或合计)高于追回款金额40%的,应由上海分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
针对外部催收机构管理制度的建立,王向楠认为,追偿可以看成保险活动的末端,与保险活动的前端——保险销售活动中要做到“机构持牌、人员持证”一样,保险追偿中对合作催收机构及其人员也应当有相应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在履行社会责任上走在前列,不宜与资质差的催收机构合作,从而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催收。
下一步,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将指导辖内保险机构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控、提升服务水平、防范化解风险,促进上海地区个人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依法、合规、稳健发展。
智通财经APP获悉,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维持百威亚太 (HK:1876)(01876)“买入”评级,目标价30港元。 报告中称,今年农历新年假期较去年迟及疫情的因素,预期百威亚太...
智通财经APP获悉,1月28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了2020年全年及第四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其中,2020年,全球黄金年度需求下降14%至3759.6吨。这是自2009年以来,黄金...
智通财经APP获悉,游戏驿站(GME.US)仍在上涨。周三,游戏驿站又上涨了135%,月度累计涨幅超过400%。它的崛起被归功于美国社交论坛Reddit的WallStreetBet...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