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张晓翀)讯,中国股市踌躇不前之际,债市仍难以摆脱低迷的格局。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银行体系资金普遍吃紧,预计短期股债市仍将受此拖累,股债双杀格局或隐现。
并且他们还表示,此前银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大幅投放信贷,叠加大量配置政府债,造成银行自有可用资金规模急剧下滑,捉襟见肘的资金状况倒逼银行不断抛债以解流动性燃眉之急。
华北一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表示,虽然最近债券价格跌跌不休,收益率节节攀升,但感觉最近债市还是缺乏资金,市场上到处都是卖债的,很少有买盘。
他还表示,作为衡量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关键指标超储率,近期已经跌至极低的水平。银行体系解决流动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卖出流动性较好的债券套取现金。
此外央行在公开市场投放力度较为克制,市场期盼已久的降准也迟迟不见,都体现了央行不愿看到大水漫灌的态度。业内对银行体系资金面中期流动性格局转入紧平衡的看法已占主流。
公开市场操作上,本周央行净回笼4,700亿元人民币。而另一银行流动性压力指标窗口同业存单也呈现量增价升的态势。
Wind数据显示,7月和8月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总额均超过5,000亿元,而5月和6月发行总额均未超2,000亿元。
同时4月份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持续上行。Wind数据显示,8月份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达2.9557%,已超同期MLF利率(2.95%)。
在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下一步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政策力度和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以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
此外,多数人士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认为,央行严控流动性也是出于控制杠杆率过高导致的金融风险考虑。今年上半年银行大量投放信贷,目前不良资产率已现抬头迹象,估计央行已开始控制银行体系的整体杠杆率。
央行在8月初公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指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不良资产率会陆续呈现和上升,要统筹做好恢复经济和防控风险的关系,确保风险总体可控,持续收敛。
而在供给层面上,以政府债为主的利率债压力不减。广发证券固收团队预计,9月份国债和地方债的供给规模仍将在一万亿元左右。供给压力被脆弱的资金面所放大,导致债券价格持续下行。
流动性担忧仍困扰市场
对流动性的担忧令业内人士对未来市场的走势难以看好。多家卖方研究机构均发布研报表示,如无央行助力,9月份流动性仍难以乐观,对债市维持看空格局。
如果机构对流动性悲观的情绪在市场持续蔓延,很可能从债市传染至股市,市场风险偏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股市也将承压。
北京一券商交易员向财联社透露,近期盘面上感觉股债都缺乏增量资金,现在就看存量资金如何在市场中腾挪。
预计9月份宏观经济还会持续复苏,整体上对股市的支撑会增强,但目前流动性仍然是左右市场的主要因素。
截止目前,中金所10年期主力期货合约已连续4个月下跌。
智通财经APP讯,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月27日,一篇关于CD20-CART-OX40的文章成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发表人包括...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1月28日,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一份中国太保内部交流文件,主要涉及其2021年内部计划。其指出,目前公司已确定2021年实施新的基本法,将更倾向主任层级...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周四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持续攀升,银行间流动性依然吃紧。业内人士预计,央行后续或加大投放以补充春节资金缺口,但目前资金“紧平衡”态势难有明显改善,...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