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新股前瞻丨百亿干眼市场,4年融资3.22亿美元的和铂医药香不香? 提供者 智通财经

[2021-01-28 18:44:4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Reuters. 新股前瞻丨百亿干眼市场,4年融资3.22亿美元的和铂医药香不香?4年融资3.22亿美元,6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新冠抗体研发,加上大摩保荐……当这些字眼堆积在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身上时,
 Reuters. 新股前瞻丨百亿干眼市场,4年融资3.22亿美元的和铂医药香不香? Reuters. 新股前瞻丨百亿干眼市场,4年融资3.22亿美元的和铂医药香不香?

4年融资3.22亿美元,6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新冠抗体研发,加上大摩保荐……

当这些字眼堆积在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身上时,参考过往二级市场打新的热度,其显而易见的又将是一场资本爆炒的盛宴。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据港交所8月18日披露,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和铂医药”)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BofASecurities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收入主要靠各种许可费

和港股多数上市的B字头生物医药一样,2016年成立的和铂医药也是一家做开发免疫与肿瘤疾病领域的新型及高度差异化抗体疗法,只不过其最开始走的是药明生物(02269)等一样的CMO道路。

并形成了和铂抗体和铂抗体平台配备一整套高效的抗体发现及可提高或扩增抗体疗效的技术,包括作为重要技术的延伸HCAb平台及HBICETM平台。HCAb平台可用于开发新型“仅重链”抗体(HCAb),而HBICETM平台乃用于开发高度差异化的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双特异性抗体。

也正因是CMO起家,所以和铂医药的全部收入来自与第三方订立的授权及合作协议,包括技术许可费、分子许可费以及平台研究费。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48.3万美元、541.9万美元以及607万美元。

其中,技术许可费是公司18年的全部收入来源。19年后分子许可费收入占比逐渐提升,截至2020年6月30日前,该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的88.3%。

发展到2017年,和铂医药通过引进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开始建立产品管线。也正因此,该公司的研发支出逐年增加。

截至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6月30日,和铂医药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163万美元、4947.7万美元以及1519.8万美元,合计近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高研发投入,自然带来财务压力。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公司分别亏损3458.3万美元、6749.6万美元以及4838.2万美元。同时,和铂医药的营运也用了大量现金。截至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6月30日,和铂医药分别花费3331.1万美元、4620.7万美元及1894.0万美元净现金拨资营运。

6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当然,作为从CMO转化的生物医药公司,和铂医药在自己平台上也发掘了多个产品。

智通财经APP从招股书看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铂医药已有六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公司的核心项目,前者已经处于临床二期;后者今年8月份已经进入三期临床。

先说特那西普(HBM9036),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干眼病(DED)的首个及最先进生物疗法,其作用机制为抑制会导致眼晴发炎的TNF-α。

和其他治疗干眼症的产品相比,用特那西普治疗最大的优势是时间短,用特那西普治疗四星期内,患者的临床体征(例如ICSS、TCSS)出现明显的改善,而其他的产品需要三至六个月才能治好。

临床资料表明,特那西普有出现的大部分不良事件只属轻微,在试验过程中并无识别出特定安全风险,在中国进行的二期试验中,使用0.25%特那西普组别的疗法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别相当。和其他产品相比,特那西普治疗用时短是优势,但尚未上市销售,如果上市定价也有优势,能快速放量的话,特那西普会是一款十分重磅的产品。

毕竟目前中国有超过1.9亿成年人受到干眼影响,占2019年中国成年人口数的16.8%。此外,2019年中重度干眼病的患病率为7710万,且预期患病人数将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恶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多、佩戴隐形眼镜及使用电子屏幕时间延长等继续增长。预期中国中重度干眼病的患病率将增加至2024年的8570万,并将进一步增加至2030年的9370万。

就销售收入而言,中国中重度干眼病药物市场于2015年至2019年维持稳定。随着创新干眼病相关免疫调节药物上市、患者的意识提升以及诊断率及治愈率上升,预期中国中重度干眼病药物市场将由2024年的3亿美元增加至2030年的1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1%。

市场宽广,加上国内治疗干眼症用药仅兴齐眼药(300573.SZ)一家今年获批上市,和铂医药处于三期阶段,理论上上市后也会取得一席之地。

当然,市场之大,相关医药巨头也早已纷纷将眼光瞄准中国干眼用药市场。比如,恒瑞医药(600276.SH)从Novaliq公司引进的CyclASol(0.1%,环孢素A制剂)、亿胜生物科技(01061)从Mitotech公司引进的SkQ1(心磷脂过氧化的抑制剂)滴眼液、李氏大药厂(00950)从RegeneRx公司引进RGN-259(以胸腺素β4为活性成分的无菌、无防腐剂新型治疗肽滴眼液)、远大医药(00512)从全福生物科技引进BRM421、维眸生物自主研发的第二代LFA-1拮抗剂以及康哲药业(00867)代理太阳药业Cequa®(0.09%,环孢素纳米胶束水溶液)治疗干眼症的机制均属于抗炎治疗。

再说该公司的巴托利单抗(HBM9161)。该产品实际上是一项新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设计,用于结合及抑制特定新生儿晶体片段受体FcRn。作为大中华区所开发的第一款FcRn抑制剂,巴托利单抗有潜力成为治疗大中华区多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突破性疗法。目前公司已选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甲状腺相关性眼病、重症肌无力及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作为第一波开发对象。

理论上来讲,适应症广,抗体药物又是全球生物制品市场的最大分部,因此巴托利单抗上市后会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效益。

除了上述两款拳头产品,和铂医药还启动新冠抗体的研发。

2020年5月4日,和铂医药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共同宣布发现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细胞的全人源抗体,《NatureCommunications》于5月4日发表该研究结果。该成果是针对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全人抗体研究的第一步,和铂医药还将与合作伙伴持续推进。

考虑到做新冠中和抗体的A股的君实生物(688180)、港股的药明生物(与VIR生物技术),这块想必也能给其带来较高的估值。

其他的肿瘤免疫产品管线方面,HBM4003是和铂医药肿瘤免疫产品管线中的支柱资产之一,为新一代全人源抗CTLA-4抗体;HBM9302是一款针对HER2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与实体瘤患者中过度表达的HER2分子和T细胞表面表达的CD3分子结合。

基石股东光环逼人

研发光线丰富,最惹人关注无疑是和铂医药成立4年,便融到了3.22亿美元。

2020年3月,和铂医药在此前完成了8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的基础上,宣布成功完成7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以加速其临床阶段化合物的开发,并增加用于治疗癌症和免疫疾病的下一代生物疗法的产品组合。

而参与这轮融资的新投资者包括SK控股,大湾区基金,倚锋资本,浙商创投,浙江大学未来资本和JT New Century等现有投资。

4个月后,和铂医药又火速启动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7月9日,和铂医药宣布完成1.028亿美元 C轮融资,加速公司在肿瘤免疫、免疫性疾病领域,以及针对新冠病毒的创新生物药产品管线的开发进程。本次融资由Hudson Bay Capital领投,OrbiMed(奥博资本)、碧桂园创投、高特佳投资集团、Octagon投资、锐智资本(Sage Partners)以及现有投资者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共同参与。

OrbiMed想必熟悉医药圈的投资者都有所耳闻,其在美国二级市场参与了多家医药公司的运作,更是早在2014年底,OrbiMed亚洲便耗资4495万元收购了艾德生物4.495%的股权,随即奥博亚洲增资艾德生物5263万,获得4.775%股份,总计持有艾德生物9.27%的股份,介入成本估值在10.5亿左右。

后面又在参与沛嘉医疗、康方生物、欧康维视、海吉亚、康基医疗以及中概股燃石医学等,活脱脱的创新医药投资大拿。

综上,强大的明星投资团队阵容,加上多款在研产品,无疑加大市场投资者对和铂医药的期待。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CD20靶点的增强型CART研究在《科学·转化医学》获发表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CD20靶点的增强型CART研究在《科学·转化医学》获发表 提供者 智通财经 - 2021年1月28日

智通财经APP讯,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月27日,一篇关于CD20-CART-OX40的文章成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发表人包括...

独家|中国太保曝光2021年内部计划!将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 进一步加大国债、地方政府债长久期匹配 独家|中国太保曝光2021年内部计划!将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 进一步加大国债、地方政府债长久期匹配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1月28日,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一份中国太保内部交流文件,主要涉及其2021年内部计划。其指出,目前公司已确定2021年实施新的基本法,将更倾向主任层级...

央行4天净回笼超5500亿:银行间流动性吃紧 机构对跨节资金面担忧加重 央行4天净回笼超5500亿:银行间流动性吃紧 机构对跨节资金面担忧加重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周四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持续攀升,银行间流动性依然吃紧。业内人士预计,央行后续或加大投放以补充春节资金缺口,但目前资金“紧平衡”态势难有明显改善,...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