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首个外资公募基金牌照落地!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全资持有,6个月内可见首只外资公募产品 提供者 财联社

[2021-01-28 19:07:5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首个外资公募基金牌照落地!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全资持有,6个月内可见首只外资公募产品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讯,8月28日晚间,证监会披露公告显示,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
首个外资公募基金牌照落地!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全资持有,6个月内可见首只外资公募产品

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讯,8月28日晚间,证监会披露公告显示,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莱德基金)核准成立。这也意味着,首个外资公募基金牌照花落贝莱德。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全球的资产管理行业的巨头们正加速驶入中国市场。今年4月1日,在公募基金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当天,贝莱德和另一家外资机构路博迈就率先提交了涉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

贝莱德喝“头啖汤”

证监会批复显示,贝莱德基金的股东为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注册地为上海,公司经营范围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贝莱德基金的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为张弛,督查长为陈剑。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上述二人应当自核准之日起30日内辞去在其他经营性机构所兼任的职务,并在辞任后10日内报告证监会。

批复文件中同时要求,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贝莱德基金组建工作,足额缴付出资,选举董事、监事,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贝莱德基金在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前,不得以该名称对外开展业务;自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应当发行公募基金产品。

今年4月1日,贝莱德和路博迈同时上报了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不过相较于路博迈,贝莱德的动作更为迅速,4月9日就已经收到了补正通知,7月31日递交了补正材料之后,设立申请在当天就获得了证监会受理。而路博迈则仍处于收到补正通知的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贝莱德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2019年年底公布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7万亿美元。该公司除了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齐全的ETF产品线外,其开放的风险管理系统阿拉丁系统也在资管行业从业者享有盛名。

事实上,贝莱德对申请中国公募业务筹划已久。2019年4月17日,贝莱德宣布任命汤晓东为中国区主管,负责管理发展和执行贝莱德在中国的长期业务战略,汤晓东此前曾担任华夏基金总经理。此外,贝莱德已经在中国注册了多家公司。

近日,贝莱德中国首席投资官陆文杰在管理论坛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形势的演变使得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企业运营和投资上更加注重抗跌性以及全球化放缓。中国在这些结构性变化中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应对,带来很多新的投资机会。

更多外资机构在路上

在贝莱德和路博迈之后,富达基金也于5月19日递交了公募基金申请,与路博迈一样,富达基金也处于收到补正通知的状态。

事实上,近日一则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信息似乎也预示着另一家外资100%控股公募的呼之欲出。8月24日晚间,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显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价格是70亿元,并要求一次性付款。今年4月3日,摩根大通宣布与上海信托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基金股权至10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投摩根基金的股权结构仍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49%。2019年8月,摩根资管以2.41亿元人民币成功竞拍上海国际信托持有的上投摩根2%股权。截至目前,该笔股权交易仍在走监管核准流程。

而相较于公募,外资私募早已在中国市场开启了布局。今年以来,外资私募的总数也在不断扩容。近日,全球资管巨头橡树资本的全资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截至目前,年内已有迈德瑞投资、罗素投资等6家私募进入中国市场,总数扩容至29家。

“从全球视角而言,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潜力。中国的市场规模很大,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但是,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持有比例实际上非常低;还有中国资产在MSCI全球指数里的占比只有4%。过去几年,全球资金确实慢慢在投向中国,未来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瑞银资管亚太区主管殷雷表示。

不过,随着外资不断涌入,也为中国资管行业带来了更多竞争压力。对此,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长何慧芬表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会促使中国市场与国际接轨,外资机构也可以凭借其海外投资经验为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

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也指出,“原生价值”创造过程、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会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比较好的发展根基。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资管行业也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机会。

在2016年外资私募进入中国之后,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外资私募会为中国市场带来“鲶鱼效应”。事实上,几年来外资私募已经有诸多尝试,既有谋划新产品的备案发行,也有寻求投顾资质。从申报的产品数量来看,自2017年备案登记了首只产品之后,截至目前,外资私募备案产品共83只。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外资私募在国内发展仍较为缓慢,尤其在产品业绩方面,部分产品的业绩并不突出,这一点被认为是遭遇了水土不服。

而如今,随着首家外资公募的诞生,在中国市场到底是会产生“鲶鱼效应”还是会遭遇水土不服,需要时间来验证。


首个外资公募基金牌照落地!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全资持有,6个月内可见首只外资公募产品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CD20靶点的增强型CART研究在《科学·转化医学》获发表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CD20靶点的增强型CART研究在《科学·转化医学》获发表 提供者 智通财经 - 2021年1月28日

智通财经APP讯,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月27日,一篇关于CD20-CART-OX40的文章成功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发表人包括...

独家|中国太保曝光2021年内部计划!将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 进一步加大国债、地方政府债长久期匹配 独家|中国太保曝光2021年内部计划!将适当提高权益类资产比例 进一步加大国债、地方政府债长久期匹配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1月28日,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一份中国太保内部交流文件,主要涉及其2021年内部计划。其指出,目前公司已确定2021年实施新的基本法,将更倾向主任层级...

央行4天净回笼超5500亿:银行间流动性吃紧 机构对跨节资金面担忧加重 央行4天净回笼超5500亿:银行间流动性吃紧 机构对跨节资金面担忧加重 提供者 财联社 - 2021年1月28日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周四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持续攀升,银行间流动性依然吃紧。业内人士预计,央行后续或加大投放以补充春节资金缺口,但目前资金“紧平衡”态势难有明显改善,...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