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股票 > 正文

牧原温氏“猪王”之争:一个出栏仍猛增 一个调整现雏形 提供者 财联社

[2021-01-28 21:32:3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财联社(郑州,记者 王平安)讯,至2020年中报期间,在出栏量、后备出栏能力、市值、盈利等方面,“新猪王”牧原股份(SZ,002714)已全面超越“原猪王”温氏股份(SZ,300498)。但竞争未止

财联社(郑州,记者 王平安)讯,至2020年中报期间,在出栏量、后备出栏能力、市值、盈利等方面,“新猪王”牧原股份(SZ,002714)已全面超越“原猪王”温氏股份(SZ,300498)。但竞争未止,牧原股份剑指4000-5000万头生猪产能,温氏股份则调换总裁、调整组织架构、发力能繁母猪种群扩充、开辟“养殖小区”模式,力图反超牧原股份,重夺领头羊地位。

对此,温氏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我们公司发展了这么多年,不是说这几年就不发展了,今年是基础年,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

温氏调整 布局反超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678.10万头,较去年同期的581.5万头增长16.61%,盈利107.84亿元;同期温氏股份销售肉猪486.59万头,较去年同期的1177.4万头下滑58.67%,盈利40亿元至42.5亿元。市值方面,截至7月21日午间,牧原股份总市值为3560亿元,而温氏股份总市值为1530亿元。

面对被全面超越的窘境,温氏股份启动了涉及高管变动、公司架构、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全面调整。

此次调整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2月4日,当天的董事会期间,温氏股份原总裁严居然辞职,原副总裁兼养禽事业部总裁梁志雄升任温氏股份总裁。对此,温氏股份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严居然现任副董事长、董事,更偏重于战略方面,总裁更偏重执行方面,新任总裁梁志雄现在是集团所有业务的主管总裁。”

高管变动之后,公司管理架构调整随之出现。7月20日晚间,温氏股份发布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公司决定单独成立种猪事业部,新事业部层级与养禽事业部、养猪事业部等重要事业部平级。

(调整后组织架构图 图片摘自:温氏股份公告)

温氏股份此举意在加码种猪业务资源配置,据悉,制约温氏股份养猪业务扩张的并非产能规模,而是能繁母猪种群规模不足。2020年初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梅锦方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截至2019年底,温氏股份能繁母猪存栏约120-130万头。对此,温氏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年底有170万头的高效能繁母猪,相关的同事正在‘拼命的干’。”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底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128.32万头,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CSO)秦军此前曾公开表示,到2020年底,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量预计为2019年底的两倍左右,即250万头上下。由于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等生物生育极限限制,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出栏量。

但猪场方面,温氏股份与牧原股份水平相当。梅锦方表示:“预计2020年年底建设好的猪场产能约3400-3500万头。”,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牧原股份已建成猪场产能约3500万头。

除高管调动与架构调整外,温氏股份同时布局业务模式转型。

此前温氏股份主要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历史报告显示,公司采用公司与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分工合作的形式,公司负责鸡、猪品种繁育、种苗生产、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等环节,并提供技术指导,合作农户负责鸡与猪的饲养环节管理,肉鸡与肉猪达到上市天龄后公司回收并统一组织销售,销售后与农户进行收益结算。

对此,某养殖行业资深专家表示:“温氏股份的出栏肉猪在销售前,会从合作农户的猪舍集中到待销猪舍,这一过程在疫病防治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温氏股份将“公司+农户”模式调整为“养殖小区+农户”模式,温氏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养殖小区是公司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的,建好以后,我们会请以前的农户进驻养殖小区,其他方面与‘公司+农户模式’类似,农户只需给公司支付租金就可以了。”

(温氏股份坪茶村政府集体经济养殖小区 图片摘自:温氏股份官网)

养殖小区模式或将一定程度补足温氏股份疫病管控的薄弱环节,但该模式尚处于初步阶段。上述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以前我们还在探索,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已经开始大力推广这方面(养殖小区),包括拿地、政府审批、各种证明的申请等等,现在温氏新建的养殖场都是养殖小区模式,但从建设到投产、再到出栏需要时间,现阶段养殖小区出栏量还很小,主要出栏量仍来自‘公司+农户’。”

牧原进击 出栏猛增

在温氏股份积极布局反超时,牧原股份仍在不断进击。

7月19日,牧原股份公告称,截止6月30日公司建成产能约3500万头,2020年底产能将达4000-5000万头,2018年与2019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101.1万头与1025.33万头。对此,牧原股份公司人事告诉财联社记者:“建成产能并非可出栏销售的生猪头数,而是已建成的猪舍规模。”

同时,牧原股份公告中还表示,截止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为191.1万头,后备母猪为90万头。上文已提及,能繁母猪决定未来出栏量,而温氏股份2020年能繁母猪目标为170万头。

据悉牧原股份PSY为24,根据数据公式(PSY=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简单测算,牧原股份191.1万头能繁母猪约对应每年4500万头成活哺乳仔猪进入育肥期。对此,牧原股份人士认为:“191万是可以投入生产的能繁母猪,不一定都是成熟的,也不一定同时配种,繁育养殖周期内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淘汰,包括现在3500万头的产能,都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对于2020年的出栏预期,牧原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出栏预期还是1750-2000万头这个规模。”此数据相较2019年仍将翻倍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的高速增长并非近期突然出现,而是持续性的快速增长。

历史数据显示,牧原股份2014年1月28日上市,当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185.90万头,上市后即快速增长,至今年出栏量已近2000万头,增长约10倍左右。牧原股份上市首日开盘价28.88元,总股本为2.83亿股,总市值81.73亿元,至2020年7月21日午间已上涨至3560亿元,上涨约43倍。

但温氏股份的增长则明显落后,温氏股份于2015年11月2日上市,2015年肉猪出栏量为1535.06万头,2019年出栏量为1851.65万头,增幅20.62%。温氏股份上市首日开盘价为71.98元,总股本36.25亿股,对应市值2609.28亿元,截至7月21日午间,温氏股份市值为1530亿元,较上市首日下跌41.36%。

对于温氏股份的落后,温氏股份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温氏股份发展了这么多年,不是说这几年就不发展了,今年是基础年,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

不过,在超级猪周期之下,我国猪价已在30-40元/公斤徘徊近一年,较往年11-20元/公斤的猪周期波动有较大幅度增长,高猪价刺激猪企大规模扩张,补栏产能将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逐步释放,猪周期存在进入下行轨道可能(详见《补栏产能释放 猪企出栏提速》)。温氏股份“赶晚集”调整扩张效果如何,仍需时间与市场验证。


康卡斯特(CMCSA.US)2020年营收1035.64亿美元,调整后净利同比下降16.4% 康卡斯特(CMCSA.US)2020年营收1035.64亿美元,调整后净利同比下降16.4% 提供者 智通财经 - 2021年1月28日

智通财经APP获悉,康卡斯特(CMCSA.US)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为227.08亿美元,同比下降2.4%;调整后净利润为26.17亿美元,同比下降28.5%;每股收益为0.73...

美股异动 | 美国航空(AAL.US)盘前涨逾20%,第四季度净亏损小于预期 美股异动 | 美国航空(AAL.US)盘前涨逾20%,第四季度净亏损小于预期 提供者 智通财经 - 2021年1月28日

智通财经APP获悉,1月28日(周四)美股盘前,美国航空(AAL.US)股价大涨,截至北京时间20:33,该股涨21.38%,报20.1美元。数据显示,美国航空(AAL.US)第四...

麦当劳(MCD.US)2020年营收5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 麦当劳(MCD.US)2020年营收5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 提供者 智通财经 - 2021年1月28日

智通财经APP获悉,麦当劳(MCD.US)截止至2020年11月30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为15.58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2亿美元,同比降低6%;摊薄后每股收益0....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