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pop_ad { opacity: 0; }
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新冠疫情对于能源行业的冲击并不仅仅体现在短期的营收骤减,长期来看能源基建和国家能源政策也已经出现了变局的征兆。
能源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通过对越南的国家样本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天然气开发的延缓,许多计划中的再气化(将低温液化天然气送入常温输气管道前采取的工艺)设施也存在推迟交付的危险。这一动向或将利于煤炭需求出现提升。
Rystad Energy指出,在全球范围内越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能够解释一个拥有大量天然气资源的国家为何无法满足国内能源生产的预期。届时不仅需要增加天然气进口,同时由于再气化设施的延误,使得煤炭成为唯一经济上可行的替代选项。
疫情前越南每年GDP维持6%-7%的增长,这也意味着能源需求也会不断增长。越南预计到2030年发电装机量达到125-130GW,目前的装机量只有54GW。2019年越南天然气发电只占到全网容量的33%,其余需要依靠煤炭和可再生能源。
在疫情发生前,Rystad Energy曾预测越南国内的天然气产量到2025年能够达到100亿立方米,其中有60%的天然气产量需要新开发的设施提供。毫无疑问,疫情对能源市场造成的冲击,对于天然气投资和产能也造成负面冲击。
除了整体的大环境以外,越南还需要面对国内天然气产量的下降,多个天然气产地在2011-2019年期间每年产量同比下降8%-40%之间。
Rystad Energy高级分析师Debika Chakraborty表示,虽然越南承诺到2021年对绿色能源投入翻三倍至18亿美元以上,但近期疫情和油价的双重打击使得主要投资方兑现承诺的能力出现问题,这也是该国兑现资源潜力的重要障碍。
根据预测,到2025年越南国内只能生产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160亿立方米的需求将出现巨大差异,该国15年内将天然气发电比率提升至80%的目标也变得不太现实。
为了避免重新走上大量依靠煤炭的老路,越南至少需要在2022年开始大量进口天然气,然而这一选项现在看起来也不太现实。目前越南在建的四个天然气管道终端预计到2025年能够提供1000万吨的运输能力,但到2023年建成的运输能力只有100万吨,只能缓解但无法解决供给缺口。
Rystad Energy认为,从经济分析来看,越南将不得不增加煤炭的进口。这也会使得该国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20%-30%的目标变得近乎不可能完成。
财联社1月28日讯,1月末,在这业绩预报披露的最后两天,业绩爆雷的风险股正集中涌入。而上市刚满半年便亮起退市红灯的西域旅游,无疑占据了本次业绩爆雷股的“C位”。 28日晚间,A股上...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杨泽世)讯,1月28日晚间,香飘飘(603711.SH)披露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全年净利润扭转前三季度下滑的态势,实现微增。 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其预计20...
财联社(成都,记者 熊嘉楠 实习生 周昕宇)讯,东材科技(601208.SH)遇上进口替代的发展机遇,2020年净利同比增超140%。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20年公司...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