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1. 蔚来今年逆风翻盘 行业爆发点近了吗?
2. EV头部玩家聚美股 特斯拉怕了吗?
3. 华尔街新宠们估值面临风险几何?
4. 下一蓝海:电动卡车?
贝瑞研究声明:本文观点基于贝瑞分析师近日在一场直播中分享的干货而形成,不作为直接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探讨。
【主持人介绍】贝瑞研究主持人 郭嘉
【分析师介绍】 贝瑞研究资深分析师 Grace Zhang
贝瑞研究新锐分析师 Lulu Yang
贝瑞研究是拥有20年历史的北美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Stansberry research的子公司,目前向全球的投资者提供全球金融资产投研分析订阅内容。
1. 蔚来今年逆风翻盘 行业爆发点近了吗?
郭嘉:上次在理想IPO之际,我们结合理想的产能目标聊了一下它的估值区间。今年大家都在密切关注新势力造车行业,特别是今年国服选手们陆续登陆美股市场走势喜人之后,让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更高了。尤其是上周威马汽车也启动了科创板的上市辅导,昨天恒大汽车也刚传出上市辅导,可见板块之热啊。
新能源的概念说火也火了好几年了,今年算是跑出了差距。那当然,Futu的各位也都是资深投资者,大家关心的问题是,整个新能源车企行业板块空间是否依旧可观?
Lulu Yang:
板块整体还是非常向好的。我们可以分3个点来看:
(1)政策加持
今年疫情波动下,政策转向加持。上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退坡进程延缓 至2022年(原定2020年退坡)。 此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相应政策扶持。
来看数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6%,今年上半年由于销量大幅下滑,占比只有3%点几。可见,行业的发展还有巨大的容量。增速也将达到复合年增长率30%以上。
Grace Zhang:
我补充下,我们看去年6%这个比例,也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5%-10%这个区间,属于行业启动加速的第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过程很相似。渗透率在5%以下时,整个行业还是很早期的阶段,技术、产品都不成熟,研发投入大,毛利率通常都为负,消费者接受程度也不高。5%-10%这个阶段,消费者接受度提高了很多,技术、产品慢慢走向稳定,研发投入还是很大,但是销量开始大幅增长,毛利率开始转正。这个阶段,作为投资者介入的话,风险还是不小,但是回报率通常是很高的。
一旦渗透率突破10%以后,行业和产品开始走向主流,随着产能、销量都高速增长,而研发投入比相对早期反而下降,整个行业开始实现盈利,利润率也开始攀升。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整个行业的相对估值会降下来,但由于整体增速提高,风险也变小了,所以10%-30%这个阶段仍然是一个适合投资的阶段。超过30-40%的渗透率以后,整个行业的增速可能回落,竞争加剧也造成利润率下降,而且面临新技术、新产品的替代威胁,这个阶段投资者就不要再轻易介入了。
Lulu Yang:
没错,这个渗透率曲线对于行业增速跟时点把握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继续来说:
(2)C端需求持续回暖
政策指导是一方面,另一重点是消费者买不买单。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44%。近期中汽协、乘联会等公布 9 月汽车产销情况,汽车总销量连续 5 个月实现 10%以上同比增长。而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刷新了历史纪录,产销分别为13.6 万辆和 13.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8%和 67.7%。这些数据也证明了疫情之后的回暖逻辑,同时C段需求持续上升,消费者对于实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高明显。
(3)供应链整合加码正反馈
今年开年,对新能源汽车一件里程碑的事可以说是特斯拉国产Model3交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件事不仅仅是对特斯拉本身的一件利好,对行业来说是上海工厂投产后,全球供应链整合后的低成本优势凸显,因为特斯拉的供应链是相对扁平的。1)”贵贵“的特斯拉在国内都接连降价了,其他玩家,尤其是国产造车新势力们,你说他们慌吗?这就是倒逼其他车企控制成本 2)跟第2点C端需求也密切相关,可以说一直以来新能源车的一个普及障碍就是价格(当然还有量产),但是现在供应链整合后,低价也反过来助力了C端需求,形成正反馈。
2. EV头部玩家聚美股 特斯拉怕了吗?
郭嘉:
所以稍微总结一下,整个电动行业和前景是十分看好的,今年的大跨步可谓是进入到了3.0时代。这么一看,前段时间蔚来汽车一波涨幅也不足为奇。摩根大通将蔚来汽车股票评级由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上调至40美元,提振了整体的新能源车企板块。那你们怎么看待分析师们的“乐观”预期?
Lulu Yang:
这个问题可以分长短期来看。
从短期表现来看:从其发布的今年Q2的史上最好财报,显示蔚来毛利率转正,净亏损缩窄,更是历史上首次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但是有趣的是,Q2财报出来之后,先跌了8%。8月份我当时还写了一篇comment评论短贴说不慌抱紧大腿。欢迎回顾贝瑞8月12发布的《蔚来汽车Q2财报超预期 股价暴跌8% 投资者不买账?》
什么是最现实、直接、核心的问题?我个人的简化公式就两点:正毛利率 + 高交付量。这个逻辑非常简单粗暴,首先东西能赚钱,其次卖得多,大家都懂。
毛利率问题:蔚来Q2毛利率为8.2%,去年同期为-33.4%,上季度则为-12.2%。去年被群嘲点1,解决了。
以及我个人非常看重数据之一,就是交付量。我知道这个大家都看,但是你知道说到新能源汽车,要研究的角度可太多了,重点是你给它们都多少weight。(这里稍后会解释,为什么至关重要)
10月2日,蔚来汽车公布了9月份的交付数据。2020年9月份,蔚来汽车共交付4708辆,同步增长133.2%,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第三季度共交付了12206辆,同比增长了154.3%。2020年前9个月,蔚来汽车共交付了26375辆电动汽车,超过了2019年全年交付总数。可以说这个交付增速非常可观了,尤其是在短短一年内。
今年已经是蔚来汽车实现整车量产的第三年,目前已经有ES8和ES6两款车型在售,而EC6车型也将在近期开始交付,公司整车交付已经比较顺畅,交付能力已经在增量模式化,因此收入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以上这是短期,或者说根据其实际上交出的答卷角度来看的。
第二个角度就是长期,也就是未来的行业份额展望。这不前两周,摩根大通上调评级,对蔚来汽车的积极看法是基于其看涨的自上而下的行业观点。分析师看好的点在于,到2025年,蔚来汽车将有望在乘用车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7%的市场份额,或者特别是专注的高端领域中占据30%的份额,这个路线也是值得期待的。
郭嘉:
没错,蔚来有今天的“起死回生”,交出这样的成绩也的确也是多亏了融到钱了,也就是合肥政府的70亿的合同,这让蔚来汽车也重新进资本市场的局。对于电车来说,电池技术的革新一直是行业的重点。从用户体验方面来说,怎么更省时的完成充电,可能是很多电动车企都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蔚来汽车已经在中国64个城市布署了143个电池更换站,并为用户完成了80万多个电池更换。从这个方面来说,蔚来汽车是不是行业的领跑者?
Grace Zhang:
蔚来的“车电分离”确实是电动行业的一面旗帜。因为对消费者来说,电车的充电慢,续航短是影响购车的决定因素。蔚来的三分钟换电就解决了充电慢这个痛点,同时还能降低一次性的购车成本。更重要的是,将来电池更新换代时,车主不用换车就可以换新电池。这种模式确实一举三得。
我们看到小鹏也推出了车电分离模式,但是和蔚来的车电分离具有本质区别。小鹏更像融资租赁服务,主要解决分期付款的问题,并不具备换电的功能。好处是电池的7年分期付款付完以后,车主将拥有电池的产权。不过用了7年的电池,寿命的消耗已经非常的严重了,而蔚来通过换电却可以让电池保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
而蔚来才是真正的车电分离。二手车购买车者不用去担忧自己车辆的电池是否衰减,而只需要关注车架车况的好坏,把电池这个重资产风险其实就转嫁给了厂商来承担,对于用户不仅补能方便,还规避二手残值问题。
所以这就是国家为什么也要推动换电的目的。
当然换电也有缺点,首先换电就要建换电站,这个投资比充电桩的投资大得多。换电站太少的话,也会影响消费者使用感受。当然,如果将来有多家电动车企采用车电分离的模式,大家像共享充电桩一样可以共享换电站,或许可以解决这个换电站不足的问题,但是这里会需要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因为换电的技术目前都是个主机厂在主动研发,而这里面就会出现两个问题就是技术标准和电池规格的问题。
第一个是技术标准在各厂商之间技术不统一的问题,就会导致公共换电站推进非常难,目前也只是主机厂自己在造自己的换电站,单一依靠车企推动换电站就会限制换电站的普及。
第二个是电池包的尺寸如果不统一,就不能针对不同车型不同尺寸规格进行柔性化换电,所以电池包的尺寸需要统一。
只有这些技术标准统一了,才有可能推进公共换电站。
郭嘉:
刚才两位从蔚来入手聊了不少,咱们再来看看另外两家同样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电动车企:理想和小鹏。与发行价相比,二者的股价在最近者一两个月内分别上涨了45%、72%。先来看看小鹏汽车:小鹏p7 也一直被看作是特斯拉model 3 的最强劲竞争对手。我看到最新的消息是说,昨天,第10000辆小鹏的p7 正式下线。两位如何看待小鹏的发展?
Lulu Yang:
简单说一下小鹏吧。这个P7万辆下线速度还是值得佩服的,不过相比于其他几家小鹏的负毛利显得很捉急,回正是时间问题,不过可以期待P7在这方面给小鹏助力。
以及小鹏的路线是主打自动驾驶,这方面我持观望态度。从我16年在PE的时候大家都在吹智能驾驶,但是我目前还没看到L3阶段的量产突破。不只是针对小鹏,是整个行业的长周期性决定的,但是提早布局赛道当然是好事,谷歌百度大互联网玩家也都在竞赛,期待小鹏的突破。
郭嘉:
从交付量来看,理想今年的表现不错。仅次于蔚来排名第二。9月份销量3504辆,今年累计销量为1.8万辆。你们看好理想吗?
Lulu Yang:
这几家路线不同。理想主打电动SUV + 增程式。我们可以简单做个小模型算一下未来理想深耕SUV领域的话,走势如何。
到2023年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为300万,其中45%是SUV(按照燃油车比例考虑),那就是说135万都是SUV。而理想说,2023年他们的产能可以达到20万辆,这样算下来大概是15%的电动SUV市场。
而理想今年上半年在电动SUV市场的占比大概是45%,所以看起来是合理的,可以实现的。
当然,风险也是有的。因为短期内理想才用了增程式曲线救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池效率及续航问题。但是长期来看,纯电动模式才是未来,那理想是否需要再次投入研发资金与时间?
郭嘉:
蔚来汽车今年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这三家美股造车新势力最近真的很火。我的一个朋友最近跟我说, EV第一梯队将会变成特斯拉,蔚来,第二梯队比亚迪,小鹏,理想。你们怎么看这个梯队排列?
Lulu Yang:
我们其实一直比较关注高端市场。尤其是几位在资本市场能够带话题的几位: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也是因为特斯拉销量保持高位,蔚来、理想等多家头部造车新势力销量创新高。但是根据乘联会9月的月度销量排名,特斯拉被“神车”五菱宏光MINI摆了一道,轻松月销万辆。
我们之前有几次直播跟大家分析了新消费的下沉市场,那同样的如果我们看一下电动行业的下沉市场,也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角度。当然纯动跟混动咱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在这个行业内,C端消费者用脚投票。尤其是我们国产比亚迪,电池出身,实力还是有的;“神车”五菱宏光,respect。
3. 华尔街新宠们估值面临风险几何?
郭嘉:
刚在两位分析的蔚来、理想、小鹏可以说是华尔街的新宠。他们的估值会面临那些风险?
Grace Zhang:
由于这几家新能源车企基本还没有实现盈利,所以可以用市销率来对比一下。当然,作为产业的早期阶段,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市销率还是很高的。特斯拉15倍的市销率已经是这些车企里市销率最低了,再看理想,400倍的市销率。真的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不过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根据彭博的这张表,以2022年各家车企的预计销量来计算,市销率也就不那么高得离谱了。当然,各家是否能够达到这个预计的交付量,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郭嘉:
国内新能源造车势力的未来还有哪些风险需要考虑?
Lulu Yang:
无论是说理想汽车、蔚来汽车,还是说国内的一些传统车企,其实他们最主要的一个最主要的一个关注点,一个是在可变成本可控的基础上去实现量产,这是一个最核心的点。
特斯拉12年烧掉109亿美元,曾连续5个季度自由现金流为负,每分钟烧掉6500美金。而蔚来成立4年亏损近400亿人民币。
不可否认的是,整车制造行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烧钱”是必经之路,但是如何保证可以正确地“烧钱”并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这里是前面提到的,为什么量产至关重要。做一个粗略的估计,给予这几家车企烧钱的数额,我们来看看需要生产多少辆才能覆盖已有的投资额(当然这里没有考虑在该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可以看到特斯拉目前离“完全回本”差不多还有三分之二的路子要走,而另外两位还在追赶零头...
以及还有技术路线的问题,前面针对各家也都说过了。
4. 下一蓝海:电动卡车?
郭嘉:
今晚的直播进行到现在,可能直播间的朋友们都有同感,那就是:电动车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电动车领域,除了电动乘用车,还有电动卡车。可能在这个领域,关注的人就比较少了。在两位看来,目前国内的电动卡车市场发展的时机已经到了吗?
Lulu Yang:
今天时间有限,但是我们可以简单说一下。
市场空间:全球每年售出约170万辆重型商用车(HCV)。可以说,这个市场紧随乘用车的电气化市场,到2030年,售出的新HCV中有30%以上是建立在替代驱动系统上的。这意味着2030年将售出50多万辆替代驱动式HCV。
而在这个行业的标的,首先大家想到的是特斯拉、Nikola。前段时间还有一位Hyllions,其反向合并SPAC造就了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其创始人。这家电动卡车蛮有意思的,因为它是采用可再生天然气作为动力,不同于其他行业内竞争者。
所以我们目光放长远一点儿,电卡将是未来十年的趋势,就像十年前的新能源乘用车一样。
郭嘉:
相对于电动乘用车,电动卡车的发展有哪些特殊的挑战?
Lulu Yang:
动力总成系统集成、ppt造车阶段、基建配套设施铺开,这些都是新能源乘用车走过的路,电卡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Hyllions采用的RNG技术是卡车市场上唯一既可立即使用又极具成本效益的清洁能源。尤其是加油基础设施已经到位。北美有729个6-8级的天然气加气站。可以将RNG泵送通过所有这些站。这也算是剑走偏锋的优势之一。
总结来说,既然是说蓝海,那肯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阶段。短期不会爆发,但这正是蓝海的意义。
别忘了关注贝瑞研究哦,后续会持续发布电动行业细分专场话题深度研报。
分析师:LULU、Grace
版权声明:本文为贝瑞研究原创,如需转载,需获授权。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