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期货 > 正文

(期货日报)大商所农业品部负责人:进一步优化大豆合约规则-期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19:06:3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在8月11日于哈尔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大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大豆期货市场将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商所将根

在8月11日于哈尔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大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大豆期货市场将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商所将根据现货市场变化,创新优化合约和规则制度,完善交割布局,进一步提升大豆期货服务产业的能力。

据介绍,近年来,大商所以大豆为代表的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商所农产品期货成交量3.13亿手,成交额9.9万亿元,分别占大商所总成交量和成交额的58.67%和44.67%;累计交割量118.5万吨,同比增长40%。截至今年6月底,大商所农产品交割仓库数量较去年增加15个,分布在16个省(市、区)。从参与客户数量的变化看,今年前7个月,参与大商所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同比增长28.91%,其中有风险管理需求的产业客户和提供流动性的机构客户均衡增加。同时,黄大豆1号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显现。自2014年国家大豆临储制度改革至今,黄大豆1号品种期现价格相关性约0.7,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稳定。

近年来,大商所根据现货市场贸易形势变化,调整了黄大豆1号合约的交割仓库布局,使之覆盖东北主产区,为产业客户套期保值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据了解,1993年大豆期货上市以来,交割仓库一直设在大连。大连曾是国产大豆贸易中心和重要消费地,合理的交割仓库设置为大豆期货功能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消费格局和贸易流向的变化,大连的消费和贸易地位下降。特别是随着大豆消费结构的变化,东北大豆在大连中转贸易的数量大幅下降,流通路径改变削弱了大连作为东北大豆主要中转和集散地的地位。

为顺应现货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风险管理需求,大商所于2012年开始着手研究在东北地区增设交割仓库。2013年2月,大商所在充分调研黑龙江大豆主产区仓储条件的基础上,首次在黑龙江设立交割仓库;2015年年底又在吉林敦化设立交割仓库,将黄大豆1号交割区域扩展至吉林省,同时增加黑龙江海伦为交割地点;2017年2月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设立交割仓库。至此,黄大豆1号期货在东北主产区共设有8家指定交割仓库,实现了交割区域对东北三省一区的全覆盖。

上述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自黄大豆1号期货在东北主产区设立交割库以来,产区交割稳定,交割量占比逐年增加。

统计显示,自2013年在黑龙江设库以来,主产区仓单注册量累计6.83万手,占该品种仓单注册总量的52.98%;交割量累计2.26万手,占黄大豆1号期货交割总量的33.56%。今年1—7月,黄大豆1号主产区交割量占比33.85%,较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在进口大豆贸易和消费仍占较大比重、国产大豆迎来发展新机遇的背景下,为满足产业风险管理需求,大商所一方面努力促进黄大豆2号合约活跃,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黄大豆1号交割布局,研究论证食用大豆方向的合约和规则调整,构建完整的大豆品种体系,不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在黄大豆1号合约的优化上,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进一步增加,产区交割需求将随之提升。大商所将继续完善产区交割仓库布局,进一步提升黄大豆1号期货市场服务范围,提高产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产区交割需求。

目前,国产大豆用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的比例逐年提升。据统计,2015年国产大豆消费总量为1370万吨,其中用于压榨的国产大豆仅为230万吨,用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达到114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2.21%。下一步,大商所将结合近年来现货市场的变化,与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开展调研和课题合作,全面了解国产大豆在食用及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类食品豆消费量、质量要求等,研究论证调整黄大豆1号合约交割质量标准的可行性。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