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内涵是互联互通,既要国内城市的互联互通,也要实现与国际的互联互通。”9月7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磊在2017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预热论坛上如是说。
赵磊认为,“一带一路”建设要有效整合和转化资源。“"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企业,用实业来实现互联互通,最有参与感的是企业。”赵磊说。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有六个关键词,即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难的不是走出去,而是走进去和走上去,走进去跟标准、资质有关,走上去跟文化、理念有关。我国产业非常完备,产业化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我国经济包括企业目前的软肋在于品牌化、国际化不够。”赵磊说,“一带一路”建设要找到企业的不足,再往高点上前进。
事实上,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而且走进去、走上去。赵磊认为,“一带一路”未来的发力点,一是要以理服人,二是要以例服人。
“所谓以理服人,我将其称为痛点经济学,人们体验的痛点就是市场发力点、市场盈利点,同时也是体制机制完善点。目前,国内国际都有很多不联不通的地方,找准这个痛点,实现互联互通就是方向。”赵磊说,所谓以例服人,就是要打造鲜活案例,要用事例说话。“一带一路”未来的方向,就是要选准重点区域,找准重点国别,做好重点领域,选好重点项目,而且把案例、事例做好,最好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赵磊称,金融支持本身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成立了中原丝路基金,推动企业走出去。如果中原丝路基金、郑州商品交易所与河南企业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就有可能把握住"一带一路"的商机和发展契机。”他说。
“除了鼓励企业走出去,我们也欢迎外国企业进入,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和共享,"一带一路"不是我国单方面发力,而是要共商、共建、共享。”赵磊表示,中国有很多城市的产业层次处于中低端,大多数以资源加工业为主,有资源但是没有定价权,不能参与游戏规则制定,外贸依存度较低,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小。
“"一带一路"可以说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如何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结合起来,使国内城市更加开放,并培养更多品牌化、国际化的企业,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