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但巨大的购买力并未改变中国价格接受者的尴尬地位。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屡屡出现中国买什么,国际价格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价格就跌什么的怪圈。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终身荣誉教授常清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缺乏成熟、开放的期货市场是我国在大宗商品贸易定价中处于被动地位的重要原因。从全球来看,期货市场定价已成为公认的最合理、最符合资源配置要求的定价方式。
中国期货市场建设之初就承担着两个历史使命:一是形成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体系;二是建设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常清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品种体系不断丰富,部分期货品种成为现货贸易的定价基础,很多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体系已基本形成。当前,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对境外市场的影响力日渐增强,逐渐融入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期货市场也进入实现更高历史使命——建设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战略机遇期。
常清认为,我国期货市场不能做发达经济体期货市场的影子市场,不能仅满足于价格被动跟随者的定位,而是要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发现者和引领者,全力以赴建设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目前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基本都以美元定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成为全球硬通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又与原油这一最重要的工业品挂钩。美元成为全球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定价单位、支付和储蓄手段,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推手。
当前,经济全球化退潮,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有望重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要高举全球化大旗,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参与甚至主导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重构。“用什么货币定价是定价权的核心。用人民币给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价格高低并不重要,只要资源可控制,价格可承受,就有利于构筑我国大宗商品安全战略体系。”胡俞越说。
胡俞越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资源型国家为主,市场经济不够发达,可以通过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把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吸引到我国期货市场中来,把这些国家的大宗商品资源纳入到我国期货市场交割体系中,提升我国期货市场价格权威性,构建区域贸易新规则。
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建设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心有五个关键点:一是改革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和商品期权;二是推进商品市场对外开放,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三是吸引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四是加强有效监管,加快期货法立法,完善期货交易制度和规则;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