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日前,证监会就《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扩充了诚信信息覆盖的主体范围、内容覆盖面等七方面内容,《办法》正式发布实施后,有望实现资本市场诚信监管的“全覆盖”。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本次修订是证监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适应新时代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执法需要,强化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基础性制度举措,对于增强资本市场参与各方诚信意识,提高诚信水平,维护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莉进一步介绍,本次修订重点体现在七个方面,除了扩充了诚信信息覆盖的主体范围和信息内容范围,实行资本市场诚信监管“全覆盖”以外,还在2012年颁布实施的《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新增建立重大违法失信信息公示的“黑名单”制度、市场准入环节的诚信承诺制度、主要市场主体诚信积分管理制度、行政许可“绿色通道”制度、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状况互查制度,以及强化事后监管的诚信约束等六方面内容。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此次新增设立的“黑名单”制度将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市场禁入、证券期货犯罪、拒不配合监督检查或调查、拒不执行生效处罚决定及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市场反映强烈的其他违法失信信息。
同时,行政许可“绿色通道”制度则是激励守信,对诚信状况良好的行政许可事项申请人实行优先审查制度。《办法》规定对没有刑事犯罪记录的以及近3年来未被有关部门行政处罚等诚信状况较好行政许可事项申请人实行优先审查。
此外,《办法》还探索建立发行人、上市公司、挂牌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人、证券期货服务机构、证券期货基金从业人员等主要市场主体的诚信积分制度。根据诚信积分,对上述市场主体实施诚信分类监督管理。
高莉表示,证监会始终把推进资本市场诚信监管作为工作重点。2012年,制定了首部资本市场诚信规章——《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实施5年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证监会将根据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认真研究各方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办法》后尽快发布实施。
高莉还通报了2016年以来,证监会查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违法违规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证监会对32名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立案调查,涉及主板上市公司1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1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家。相继对温德乙、郭丛军、鲜言、阙文斌、张恩荣等人作出行政处罚,对部分人员依法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将涉嫌犯罪行为依法移送追究刑事责任。
从案件类型看,既有指使公司骗取发行核准或违规披露的案件,也有滥用信息优势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的案件,还有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案件。从涉案环节看,有的在发行环节报送虚假材料,有的在持续信息披露环节指使、操控公司虚假陈述,有的在股份减持、增发、股权转让等敏感时点从事信息操纵或内幕交易。从违法手法来看,有的组织、策划他人实施财务造假,有的找热点、编题材、讲故事,操控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时点与节奏,配合二级市场操纵股价。有的通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非公允关联交易等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从涉及主体来看,有的与私募机构等内外勾结、联手操纵,有的伙同亲友、同事实施内幕交易,还有的指使下属炮制、传播虚假信息。从违法态势看,有的屡屡“压线”不收手,甚至控制多家上市公司实施多项违法违规,演变为“里应外合”式产业链,虚假陈述、信息操纵、内幕交易、违规减持交织复合,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高莉强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依法履职、诚实守信是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是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应当自觉依法合规经营,聚焦做强做大实体主业,要坚决摒弃“上市圈钱”的错误观念,远离“伪市值管理”的非法行径,切勿心怀侥幸。
高莉表示,证监会在监管工作中始终高度关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的履职情况,对其滥用控制权、利用职务便利和优势地位实施的各类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查处。证监会将始终保持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等重点群体的监管执法力度,继续深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涉嫌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的及时立案查处,涉嫌刑事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进而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夯实市场运行基石,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