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十年期国债期货合约跨期价差的走势虽然波澜不惊,但是通过比较近两次T合约跨期的内在逻辑,可以为未来的跨期套利提供有益的借鉴。
跨期套利不存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市场处于熊市还是牛市,近月和远月合约是升水还是贴水,上述情形理论上一共可以演化出8种情形,而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跨期价差是扩大还是缩小。
从基差的角度看,经过简单的数学变形,两个合约的跨期价差约等于两个合约的基差之差。随着主力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主力合约的基差快速收敛,一定程度上跨期价差将主要取决于次月合约的基差。可以认为,几乎每一次移仓,都充满了多空的对决。
本次跨期价差(T1803与T1806的价差)在1月15日首次收窄至-0.05元之后,此后再无其他大的机会,如图1所示。本次跨期存在两方面的博弈:
一方面,国债现货与期货T1803基差较大,空头盈利后有移仓的动力,也有平仓的动力,毕竟元旦过后当前活跃券170025的基差盈利有8毛钱;同时,对春节前资金面的不确定性,导致空头平仓并不移仓,如图2所示。作为比较,如图3所示,17年春节T1712和T1803移仓换月期间,两个合约的合计持仓量并无减少,由此可以说明本次持仓量的减少并非是季节性原因。
另一方面,部分市场参与者看170025和T之间基差修复等原因(裸多T1806或通过反套方式来参与),导致T1806表现比T1803要强;当然,如果T1806过强,比如高于T1803一毛钱以上,则T1803上的套保空头有动力移仓至T1806上,相当于多头白白送给空头1毛钱以上。
事后来看,比较好操作的跨期方向是多近月空远月,这本质上是一个加强版的正套基差头寸。
博弈的结果是本次跨期多T1803空T1806的价差,从10月底到2月初,价差变化从负9分到正2分,盈利空间较小。
相对于上一次的移仓换月T1712和T1803,事后来看合适的策略是多T1712空T1803。当时认为可以多近月空远月的逻辑在于:
第一,当时市场机构大量在做五年和十年国债的正套,比如170018的正套基差交易,对于空头来说如果当时移仓到1803,则对正套头寸更为有利;因为 irr更高一些,也就是说空头移仓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因为某些原因irr下来,比如资金宽松等,会对多近月空远月的头寸有利。从10月底至11月上旬,跨期价差从负0.18左右到0.15,跨期的盈利空间有3毛钱左右。
虽然两次跨期的方向是一样的——多近月空远月,且在移仓换月的初期,主力合约的IRR小于远月合约,但两次跨期最大的差异在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资金面松紧程度。站在2017年10月下旬和11月初的时点来看,当时正处于两会之后市场急速下跌时期,资金面也较为紧张,170018对应T1712和T1803的IRR均较高,在3%以上。
在当时市场快速下跌的环境下,期货的套保需求较高(这里的套保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即对现券或irs多头仓位进行对冲,在这个意义上基差套利交易中的空头也归为此类),且较高的IRR使得套保的可行性也较高。11月7日左右市场有一波强势的移仓行为,在11月6日至11月15日的7个工作日之间移仓基本完成,T1712和T1803两个合约总持仓量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减仓行为,如图4所示。
然而在18年元旦后,整个1月除税期的三天外,其他时间资金面都较为宽松,且元旦后一些大行有了新一年度的配置需求,导致基差走高。基差组合中空头面临较大的盈利有平仓的动力,面临春节前后资金面的不确定性,移仓到T1806后的IRR虽然有改善,但不足以抵抗资金面的波动,安全边际远远不够。或许,就在这样的权衡下,很多空头选择了平仓而非移仓。
总结来看,是否有移仓和套保行为,是跨期中多近月空远月策略盈利空间大小的两个重要考虑因素。然而,某种程度上,套保需求是引致移仓的重要原因之一(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腾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