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丙烷加税的解读
自2015年以来,我国进口的丙烷80%-95%来自中东和美国。丙烷对国内期货上市品种聚丙烯产生影响,主要逻辑在于丙烷是国内PDH装置生产丙烯的主要生产原材料(一般我们按照1.2吨的丙烷生产1吨丙烯进行测算,然后在丙烯的基础上加上800元/吨的聚合费用得到聚丙烯的成本。)
图1:中国从中东和美国进口丙烷的比例
这四家公司使用LPG原料(丙烷/丁烷混合物)生产丙烯和丁烯,这些MDH装置通常被进一步整合到MTBE生产中。与纯PDH装置相比,这些MDH装置中的许多装置可以使用国有原料。总的来说,中国的PDH产能为551.5万吨,约占全球产能一半。至于国内丙烷纯度不够高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可以在脱氢前面加个精致系统,这样国内气分生产的丙烷的纯度可以明显提高,虽然工艺比较简单,用是可以用了 ,但就是效果可能不那么理想,质量保证不太稳定。从成本上看,国内丙烷才3800元/吨,精致成本300元/吨。
从国内这些PDH装置采购丙烷的来源上看,渤海化工和烟台万华大量进口国外丙烷,并将丙烷按人民币价格出售给神驰、齐翔、海伟、东明这五家。根据海关数据显示,烟台和渤化在2017年大约只进口了近100万吨的美国丙烷,这也就意味着渤化和万华进口中东丙烷的量更大。而海越30%进口了美国丙烷 ,卫星今年没有美国丙烷合同转而采购了中东货; 绍兴三圆丙烷采购东华,东华是美国丙烷的主要采购方(主要通过东华新加坡这个子公司进行采购)。
表:中国PDH产能明细
这势必会造成企业减少采购美国源的丙烷,转而大幅增加中东源的丙烷。由于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是有长约,如果贸易战爆发起来后这些企业将面临履约的风险。对于聚丙烯供应端的影响,我们认为影响会稍微小一点,虽然仅仅占产能7.3%,但同样不可忽视。毕竟,就算这些纯PDH装置可以不用自己生产丙烯转而在市场采购,但丙烯的价格拉涨势必造成PP生产成本也有所提高。
实际上,丙烷常用作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因此,丙烷既可用于丙烯的原料或炼油工业中的溶剂,或作为发动机燃料,还可与丁烷和少量乙烷的混合物液化后可用作民用燃料即液化石油气,这几方面的需求同样巨大。鉴于当前中东价格比美国价格有优势,25%的关税使得我国进口商不得不放弃美国丙烷转而投向中东丙烷的怀抱,中东贴水美国价格的局面将有所改变。
与中国丙烷进口高度依赖中东和美国不同,美国丙烷出口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相对而言并不高。以最近三年为例,2015年到2017年美国分别有269、325、337万吨丙烷出口给中国,占美国丙烷出口比例仅为14.9%、13.80%、13.27%;而这三年里来源于美国的丙烷占中国丙烷进口比例分别为31.51%、28.04%、25.25%。EIA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美国的丙烷出口量高达为887、1243、1807、2355、2658万吨。这也就是说,美国出口的丙烷体量越来越大,尽管中国消化的数量逐年增加,但美国新增的丙烷出口大部分还是给全球其他地区消化。
所以贸易战如果后期打起来,丙烷对美国的影响远不如对中国的影响大。
对聚乙烯加税的影响
2017年我国国产的聚乙烯新料约1580万吨,进口的聚乙烯大约1180万吨,我国对聚乙烯的进口依存度保持在40%+。根据进口来源国的分析,我国从美国进口的聚乙烯数量大约占我国进口量的2%。如果按照表观消费量来测算,其对国内聚乙烯供应的影响就更加小。从这一点上看,这仅在短期内小幅利多。
但中长期来看,中美两国的经济都将明显下滑,整体工业品的边际需求也将加速下滑。毕竟,一旦经济预期出现改变后,投资者对居民的收入乃至潜在消费能力会发生剧烈改变。届时,无论是汽车的消费,还是白色家电的消费,都将出现明显下滑,整个工业品的价格重心面临重估。
所以,我们认为,贸易战的升级短期可能会影响业者心态,刺激投机需求。虽然我们认为贸易战不会真正爆发,但仍要做好爆发的准备。如果贸易战真的打起来,中长期来看,市场便要着重考虑需求端的变化了。一旦贸易战升级,美国也反击增加关税,中美两国的制造业出口需求将出现明显萎缩,出口下滑造成经济下滑使得国内经济面临挑战,进而带动国内需求的下滑。。。。。。届时,需求端的变化将更加深刻影响我国工业品的供需矛盾,我们当前基于供应端的解读将不再适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