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原油市场的分析,看了很多,从投资交易角度去评价的话,我们认为大多没get到要点。早之前想写篇关于原油市场的文章,因2018年10月初和2019年4月下旬,分别推送过原油策略(客户),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对外分享策略内容中的部分观点(与策略执行方式关联度不大的部分)。
本篇文章通过图表搭配简洁的演绎来阐述原油市场的格局及对原油市场的长期判断。希望读者能够跳出市场每日的微观波动,在更清晰的大框架下理解原油市场可能面临的新世俗趋势。理解大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再做相对微观的策略设计和执行,这样投资和交易的效率会大幅提高。当然,需要再次提醒读者,投资交易而言,观点本身非常廉价,嫁接了精准执行(entry、sizing、risk control...)才有意义。
OPEC困局
无法扭转的世俗局面
失去的话语权
OPEC的原油产量份额呈现长期下滑趋势(世俗趋势),目前份额已经降至2015年油价最低点时OPEC对应的份额(历史低点)附近。无论油价高低,博弈层面,OPEC允许份额进一步下降的容忍度比较低了(阻止下降的能力其实又是另外一个维度的打击),OPEC减产支撑油价在经济层面的动力和能力有限(ps:事实上,美国方面要求OPEC增产)。
被高估的伊朗
OPEC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低位下降的同时,再往里聚焦下看伊朗。伊朗仅占OPEC产量的8%~12%;原油市场上,伊朗问题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是“炒作多,实质少"。极端的情况,即使伊朗消失,在因此而被炒作的高油价背景下,失去的产量很快会被OPEC、美国及俄罗斯补上。
2018年12月底后,全球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开始逆转(油价暴跌见底回升),目前出现略微供不应求迹象(伴随着油价前期见底后的抬升,出现扭头迹象)。
结合前述全球原油市场的博弈格局,未能实质化的供不应求局面会受到高油价的压制(监测原油市场硬数据导致的实质化转向,还是要看美国 - 对价格内生的重平衡机制更敏感,即美国原油基本面数据的变动更能代表价格合理性对其的倒逼影响)。
美国才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美国目前是最大的单一产油国,综合开采成本最低。对比上图钻井数量和油价的关系,会发现,WTI只要维持在50美元以上,美国就有增产的边际动力和能力(暂不考虑采油融资环境变化的影响)。美国目前的Capacity较历史而言(发生在高油价的2014),还有近乎翻倍的空间,这是原油价格“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压制因素。
原油市场的交易状态
期限结构
通常油价大跌伴随的应是远期升水结构;目前,WTI上看,之前的升水转向了微贴水(这个角度,暂时不具备大的做空信号,震荡市场是基准情形);但,因为布油的远期贴水处于极端位置附近,也就意味着贴水收窄或贴水向升水切换是大概率情形,这个角度上,是支持入场轻仓做空的。因此,综合考虑WTI和布油的高相关性及升贴水情形,做空的Odds会更大些。
波动率 - 物极必反
2019年以来,原油的上涨伴随波动率的下降完成(数据上的逻辑就是单边上涨过程中回落调整少),目前原油价格波动率已回落至历史低位附近。参考历史,原油价格处于低波动率状态下,大级别的行情(可能上涨也可能下降)都是可期的大概率事件(物极必反),基于如上演绎,下跌面的odds更高。
持仓
通常完美的单边大行情需要极端拥挤持仓的配合(无论是大幅上涨还是下跌)。目前,净多头投机持仓虽然尚未达到极限拥挤水平,已然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被误解的“季节性”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基本面的季节性并不重要,因为这是普遍预期,即市场会discount或price-in基本面在历史上显而易见的重复规律。市场参与者直接交易的是标的回报的季节性(或者说是基本面季节性的预期定价与实际的偏差),在高度金融化的商品里,交易标的本身的市场回报季节性大多没有统计规律,季节性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性(意味着仅参考季节性去赚钱,实际靠的是运气)。
世俗趋势演绎原油市场面临长期向下的世俗趋势
OPEC困境:原油价格高,增产可以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但价格低时,减产的价格支撑力会越来越小(除非到了价格低到可以看到美国对价格的适应性减产)。
美国潜在Capacity:较历史而言,美国具备产能翻倍的能力(假设:原油价格水平,技术和融资环境不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