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期货 > 正文

专家建议: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 -期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2:07:0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的第14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日前在北京举办。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结合新著《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的第14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日前在北京举办。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结合新著《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一书进行了演讲。CF40特邀嘉宾、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CF40常务理事,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共同出席讨论会并发表演讲。

肖钢在讨论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建设5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和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额已超过5万亿美元,资金的融通在稳步推进,作用越来越凸显。

总结“一带一路”5年以来投融资的特点,肖钢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在资金方面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二是央企和国企引领作用很明显;三是合作区聚集效应开始发挥;四是投融资的合作开始启动。

与会嘉宾认为,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投融资问题成为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有序向好发展的关键。在肖钢看来,当前形势下,“一带一路”投融资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缺口很大。

李若谷表示,“一带一路”沿线有的国家投融资缺口巨大,想要帮助这些几乎没有建立起金融体系的国家,以贷款为形式的投融资体系恐怕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建立投资体制,促进其他国家积极投资这些国家,同时相应的投资保护也要跟进。

“一是要调整国内的信贷规则;二是优化‘一带一路’投资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三是加强投融资风险的评估和预警;四是创新融入和变革国际现行的债务违约救助机制;五是加强‘一带一路’反腐败和反商业贿赂工作以及信息透明度;六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肖钢说。

谈到“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戴相龙认为,“一带一路”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突破口,应该不断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种国际货币职能,实现到2035年把人民币发展为“一带一路”第二大国际货币的目标。

“具体包括逐步发挥人民币在石油、铁矿石、大豆黄金大宗商品中定价作用,从而为用人民币结算创造条件;依法增加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程度,发挥人民币交易货币功能;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增强人民币投资功能;扩大中国央行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行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增强人民币储备功能;同时扩大‘一带一路’人民币离岸业务。”戴相龙说。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