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期货 > 正文

关于棕榈油、印度及猪的几点思考-期货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3:51:0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我认为油厂的盈利模式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靠卖粕赚钱为主,转而靠卖油赚钱为主。尤其是基地在中国境内的压榨企业,要改变过去10年来因猪存栏不断上升而驱动的压榨利润结构,转而更加倚重于油脂的盈利

1,我认为油厂的盈利模式要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靠卖粕赚钱为主,转而靠卖油赚钱为主。尤其是基地在中国境内的压榨企业,要改变过去10年来因猪存栏不断上升而驱动的压榨利润结构,转而更加倚重于油脂的盈利模式。

2,豆粕在2003年以前就是个垃圾,不到2000块钱一吨。因为中国加入WTO之后,人均GDP快速增长,人均禽肉蛋白消费逐年快速增长,尤其是养猪事业的大发展,才有了豆粕波澜壮阔的牛市。

3,印度人不吃猪,也不养猪。这是印度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与中国特别不同的地方,人均GDP增速和生猪存栏,在印度成正比,而在中国却是保持同向增长关系。

4,在印度人口增长、人均油脂消费随着GDP增长而增长的过程中,对油脂的需求的拉动堪比10年前的中国,但是对生猪存栏的拉动几乎为零。这个情况会加剧油强粕弱。

5,印度人习惯于食用棕榈油,这就加剧了棕榈油强而豆粕弱的局面,会导致棕榈油与豆粕的比价首先拉大,同时导致棕榈油和豆油的价差缩小。

6,中国生猪存栏因为非洲猪瘟下降40%,一两年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进一步导致了油强粕弱的格局。

7,如果不是因为印度需求的特殊性,叠加中国生猪存栏非正常严重下降,一切干旱的故事、B30的故事都是一场虚幻。

8,印度人口生活质量强劲提高拉动了棕榈油的需求,中国生猪存栏严重下降,超预期的拉低了豆粕需求,才真正刺激了这次棕榈油难以抑制的上涨冲动。

9,基于以上这些逻辑,橡胶暂时还不能享受和棕榈油一样的待遇,这也是为什么奇怪炒东南亚干旱的话,为什么炒橡胶就不如炒棕榈油那么容易。

10,但是,棕榈油的消费在印度消费能够持续增长的话,那橡胶跟上去是迟早的事。

以上,供各位业内专家批判。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资管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