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资产负债大调整 部分上市银行应收账款类投资超信贷-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2:43:3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披露大幕已落下,记者在剖析财报数据变化后发现一个重要信号:银行的“赚钱”方式正在悄然转变——部分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已经超过贷款,正成为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和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

上市银行三季报的披露大幕已落下,记者在剖析财报数据变化后发现一个重要信号:银行的“赚钱”方式正在悄然转变——部分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已经超过贷款,正成为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和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

对于背后的原因,接受上证报采访的专家指出,那是因为在资金利率下行的情况下,类信贷资产受利率的影响,要比信贷、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小,因此综合收益率相对更高。

这种转变,是银行为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而产生的创新方式,折射出银行的经营模式正从“存款立行”向“资产驱动负债”转变。

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激增

于银行而言,所谓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包括债券、资金信托计划及资产管理计划、购买他行理财产品等。

从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可以看出,在资产端,部分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已经超过贷款。其中,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分别都超过1万亿元,占各自总资产比例的四分之一以上。

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增长更为迅猛。比如,民生银行今年三季度末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为10788.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09%;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今年三季度末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为205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08%。

城商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增幅紧随其后。比如,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今年三季度末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为1836.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54%;江苏银行今年三季度末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为1898.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35%。

“随着监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应收款项投资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2016年中信银行继续扩大应收款项业务的安排,将重点支持风险可控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票据资管业务。”中信银行人士表示。

相较之下,五大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增长并不大。“国有大行受政策影响,以贷款为主。而股份制银行因为体制机制相对灵活,更加倾向于收益率更高的类信贷资产。同时,银行基于对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需要,虽然债券收益率下降,仍然会进行一定的债券配置。”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蔡浩对记者表示。

“存款立行”向“资产驱动负债”转变

记者从采访中获悉,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兴起背后有多种原因,包括银行贷款额度限制、自身追求高收益资产、节约资本等需求上升。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即由“存款立行”向“资产驱动负债”转变。

“利率市场化下,利差不断收窄,为稳定息差,商业银行必须持续获得风险可控的高收益资产。同时,为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提高资产获取能力,以资产为锚驱动负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高综合金融的服务能力。”一位股份制银行行长直言。

在此背景下,应收款项类投资应运而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收款项类投资项目一般包含证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资金信托计划、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流动性弱的企业债券。例如,中信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基础资产主要为转贴现票据、企业贷款、同业存单及其他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另有一些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主要投向与政府相关的项目。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要“应收款项类投资”资产的收益足够高、风险可控,总能以一定的价格吸引到同业资金,这为银行“资产驱动”的策略转型提供了有效支撑。

中信银行曾在其年报中如是明示应收款项类投资对商业银行的好处:一是客户融资需求多样化,银行通过资管计划可以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成本相对能接受的融资产品;二是应收款项投资项目资产的综合收益率,高于所有对公资产的平均收益率。

不过,对于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市场人士也有担忧:同业资金流转会否流不进实体?“这并不用担心。”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应收款项类投资主要是作为贷款的补充,尽管通过了资管通道等同业机构,但是最终还是流向了实体经济,不过对于底层资产的穿透、识别相应风险等仍是监管应关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的增长仍有“天花板”。受访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应收款项类投资”已被纳入“广义信贷”,而“广义信贷”的增速要与M2的增速相挂钩,偏离度不能超过22%,这一考核结果将与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利率的激励约束措施相挂钩。“应收款项类投资蓬勃生长到一定规模后,银行仍将面临成本与收益的抉择。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