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2016年第64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毛宛苑介绍,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资产总额1077.23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
“自2010年银监会批准成立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以来,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试点到设立常态化的跨越式发展。”毛宛苑称,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差异化竞争、互补发展的新型金融主体,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长的新抓手。
银监会数据显示,自试点以来,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累计发放贷款2084.36亿元,服务客户2414万人,行业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
常态化扩容提速
国内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始于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2013年9月消费金融公司新增12个试点城市,试点城市扩容到16个。2015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至此消费金融公司开始设立常态化。
消费金融公司常态化扩容正在提速。据毛宛苑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批准开业消费金融公司16家,已批筹尚未开业3家,正在审核3家,进行论证辅导5家。
“围绕‘按照现有法律法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循序渐进、均衡发展的原则,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主线,开展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准入工作。”毛宛苑称。
为避免“一哄而上”,与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的条件一样,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成熟一家,审批一家。对于消费金融公司,银监会也设立了准入条件:有消费场景、业务渠道、客户群体和风控能力的出资人适合做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
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是银行。例如,作为首批试点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的锦程消费金融公司(下称“锦程公司”)由成都银行和马来西亚丰隆银行共同出资组建。
2015年3月刚组建的纯线上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招联公司”)股东是招行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南京银行(601009,股吧)则是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之一。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同时着力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消费信贷新模式,逐步构筑线下网点和线上渠道互为补充的业务网格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毛宛苑称。
作为最早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锦程公司一直比较重视线下业务。
数据显示,该公司全部产品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32万,其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客户占比82%。
锦程公司副董事长何维忠表示,对线下业务的重视使公司能够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等。不过由于消费行为的变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冲击,该公司也面临着紧迫的转型发展压力,未来会积极尝试线上业务等。
招联公司自成立就坚持做纯线上轻运营模式,业务覆盖范围包括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等地区(合计客户占比63%),低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客户占比72%)、中低收入年轻人群(34岁以下客户占比83%),户均贷款约5000元。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则开创了独特的互联网O2O消费金融模式,充分挖掘苏宁线上线下近3亿会员和1600多家门店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消费场景形成“消费-支付-信贷”的商业闭环。
截至11月末,该公司累计发放消费贷款数量超过1000万笔,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10亿,平均单笔贷款1100元,服务客群中70%是中低收入人群。
行业挑战与机遇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总体发展平稳,但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尚有不足。”毛宛苑表示,要坚持“一手抓风险,一手抓发展”,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为4.11%。不良率较高的主要因素原因是消费金融公司“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散”、面向中低收入者的展业特点,对其不良有相应的容忍度。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加码,消费金融成为不少公司转型的方向,相关领域也越来越火爆。相对而言,已经在消费领域默默耕耘多年的消费金融公司并未受到更多的关注。
“消费金融公司社会影响力还不算大,主要原因是行业起步较晚。16家公司中近半数开业时间尚不足1年半。”毛宛苑在回答第一财经提问时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初期主要为夯实发展基础与业务试水阶段,尚未进入稳定的业务增长与盈利期,特色产品与品牌认知也在逐步形成当中,行业发展尚有较大空间。
不过毛宛苑也表示,行业面临诸多外部挑战。一大挑战是消费信贷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开始摒弃规模求大、业务求广的发展情结,主动寻求向特色化经营领域转型,其中就包括借助专营机构与特色网点、网上银行、移动服务、信用卡等多渠道服务手段,加大对新消费信贷领域的金融创新与支持力度。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变革衍生了新的业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小贷公司、电商企业等有针对性地抓住中低收入阶层小额消费需求,迅速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金融公司特色化发展过程面临挑战。
第二大挑战就是社会诚信环境有待优化,消费信贷发展缺乏成熟信用土壤。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征信人群覆盖有限,信用信息难以有效整合,导致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管控难度加大。同时社会对小额失信的惩戒力度不够,个人违约成本较低,进一步加剧了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欺诈风险。
“风险半径决定了我们的作战半径。”招联公司总经理章杨清表示,作为线上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高效实时的互联网风控能力非常重要。从人员分布来看,招联公司一半的员工在科技部门工作,前线部门中,最大的业务部门是风险部门。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风险,章杨清表示,消费金融激烈竞争可能最大的后果就是客户多头的共债,可能会导致行业过度授信。
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目标客群其实跟商业银行是错位的,主要面向金融服务不充分的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面向学历不高、中低收入人群,这些客群的风险其实是比较高的。
“因此,随着客户进一步下沉,未来的不良率将有所上升。”章杨清称。
那么,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来应对这些挑战?
毛宛苑表示,首先是坚持场景化,同消费场景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切入客户实际的信贷需求,既利于精准营销,也利于控制风险;其次则是重视客户体验,围绕改善客户体验进行产品创新与运营机制创新,在变化的市场中更好地服务客户;三是构建智能风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