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互联网转型之风渐盛,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的企业征信市场正在伺机重振。
今年4月以来,多家机构陆续获得企业征信牌照,引发业界高度关注。自2016年央行实质性停止内资机构的企业征信备案已近三年,此次“重启”,是否意味着行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在2013年央行颁布《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之前,企业征信已在国内存在多年。近年来,对比个人征信业务的管理思路和市场机制雏形初现,To B的企业征信显得存在感颇低——不仅缺乏知名权威的头部企业,20余家机构更是陆续主动注销备案资质,撤离企业征信行业。
“企业征信存在的关键价值在于核实一家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性,判断或提前警示其能否持续良性运营,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征信机构做不到这一点。”一位曾经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上海征信业资深人士向《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直言。
在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不同于个人信息获取的便捷,收集企业核心数据本身具有一定壁垒。此外,企业征信在数据验真方面也极具挑战。多年来,企业所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和信息变现难的问题,限制了企业征信机构的盈利甚至存活。一个利好趋势是,产业互联网转型和企业数据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正在逐步降低获取真实数据的难度;坏消息则是,更多征信报告的使用方倾向于与一手数据“直连”,这将使不掌握核心数据和分析能力的征信中介更加边缘化。
企业核心数据采集难
对比个人征信领域中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行征信”)一枝独秀的境况,企业征信领域的参与者众,备案数量最高时达到近140家。在近年来陆续有机构退出后,目前仍存在124家。与此同时,市场上还存在很多没有备案,但实质从事企业征信业务的机构。
大数据与征信领域专家、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新海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是否开放备案与企业征信机构能否良性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也不涉及行业基本面的改变。“备案更多是成为一种管理的抓手,不是严格意义的监管,备案放开与否,对企业业务开展的约束力并不大。”
事实上,不同于个人征信极其严格的持牌管理,企业征信采取的是宽松的备案登记制。这种宽松态度基于大多数企业有能力保护其核心数据的认知。
同样,企业核心数据的难获取、难验真,也成为企业征信机构最难突破的障碍。
按照官方定位,企业征信机构是按一定规则合法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业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有偿提供给经济活动中的贷款方、赊销方、招标方、出租方、保险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其核心解决的应该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问题。
不同于个人征信,企业征信采集的不是信贷类数据,而是财务、工商、税务、法院、贸易关系等替代类数据,这类数据的复杂程度也远超过个人征信维度。
刘新海告诉记者,企业数据的维度多,每个行业的模型也不一样,缺乏规模化复制能力,很难给出统一的评级体系。此外,小微企业数据信用信息财务信息严重缺乏,而对比个人数据,企业违约绝对值有限,缺乏建模必要的海量数据。“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性较低,企业征信无法依据这些数据做出有效判断。”
这也使得征信机构最重要的产品形态——征信报告的效力参差不齐。
据一位北京企业征信机构内部人士提供的所在公司报告模板显示,一份企业征信报告(也称“商事调查报告”)中通常涉及科目包括:企业基本工商信息、企业资质、经营情况、风险警示、知识产权、非生产经营信息、综合评价打分。而其中核心是“经营情况”,涉及内容包含地域内排名、行业销售额排名、上下游企业数量等。大部分信息来源于工商、法院等公开数据抓取。
“但这种报告滞后性严重,”前述上海征信资深人士指出,“工商信息通常半年更新一次,如果不掌握企业一手核心数据,很难做好实时性的监控。”
在刘新海看来,国内大部分企业征信机构商业模式千篇一律,产品几乎就是报告、评级,普遍缺乏深入场景,还停留在浅层次应用。“有些机构拥有数据但缺乏分析和挖掘能力,有些机构既不掌握核心数据又缺乏建模能力和团队,还处于低层次的处理和加工。”
事实上,如果仅仅依靠出具征信报告和信用评级,这一领域的企业较难找到良性盈利模式。
美国两大征信机构邓白氏(The Dun Bradstreet)和益博睿(Experian)先后于2017年、2018年以合资和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在我国获得企业征信备案。而在此之前,两家均已在中国展业多年。
前述上海征信资深人士透露,上述机构在我国早年间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电话询问、拜访以及其他方式汇集一份企业征信报告。提供注册信息、财务信息甚至上下游企业贸易数据的不同级别版本,报价在300~3000元不等,最深入的不超过一万元。“也有比较少的需求来自于希望布局某一行业的投资机构,通过多维数据出具对某一细分领域的行业性分析,但量很小。”
既无法解决服务对象的核心需求,又无法找到合理商业模式,这使得迄今已有20余家机构在无法实际展业的现实之下纷纷注销备案。仅2018年以来,就有上海维氏盾、上海建科、贵州融信宜通、厚普征信、渤海征信等十余家机构主动退出企业征信业务。
变现路径:挺进数据上游,助贷放量
从此次集中备案的几家机构看,中电联征信、爱信诺征信、中博信征信、成都金控征信、深圳前海征信、安徽省征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品尚征信、北京金堤征信,背后对应的分别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航天信息(600271)、同盾科技、成都金控、中国平安(601318)、天眼查等具有相关领域数据优势的机构,涉及企业发票信息、企业用电信息、反欺诈信息、企业工商股权关系信息等细分领域数据。
一位来自上述新增备案机构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在没拿到备案前也在做业务,只是备案后监管更严格。据其透露,其机构提供的报告模板中即有一些信息由于涉及上下游企业商业机密,在央行审核中被提出需要改进。
据该人士透露,其所在机构的征信产品主要包括信贷、商业和公共几大用途,但最核心的显然是信贷——即利用某一细分领域的企业数据为资金方做助贷,帮助金融机构做第一轮风控,目前助贷的放量速度很快,但是模型还不是完全成熟。
这看起来是目前企业征信领域唯一明确的创新方式和变现路径——通过场景壁垒和核心数据加工,为银行解决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这一模式中,掌握税务、发票、财务流水等数据的机构已经开始抓紧变现。
记者注意到,前述新增备案的爱信诺征信,即由于母公司航天信息参与国家金税三期的防伪税控系统,掌握海量企业增值税发票数据,并围绕其这部分数据搭建了银税互动信用融资平台,参与助贷业务和贷后监控。
此外,去年以来,益博睿和邓白氏也已先后加码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和推出数字化风险管理平台,进一步向信贷领域渗透。
不过,上述参与信贷投放的变现渠道门槛较高。首先,要求企业掌握授信所需的核心数据。“比如天眼查,其掌握的大多的公开数据而不是某领域的独家数据,卖点在于用算法来快速获得企业之间关系和潜在的资金流向可能,但无法为银行解决核心需求。依附地方性集团的一些企业征信机构,更多不是独立展业公司,而是集团针对其贸易往来伙伴和上下游相关数据的集散中心。”前述上海征信资深人士指出。
此外,即使是参与信贷投放,从掌握初级数据到完成数据分析和构建有效模型,仍隔着很长一段路。该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增值税发票或POS流水,通过关联公司和个人协作,存在很大虚开或刷单空间。据其透露,其所在机构曾针对POS贷做过一套商户评级体系,将疑似套现刷单交易去除掉后,很多商户的流水只剩下10%。
而一个更值得注意的苗头是,目前拥有数据开发和建模优势的国有大行或一些头部金融机构更倾向寻找拥有直接数据源的机构“直连”,而一些拥有核心数据的委办部门也不希望数据落入没有强大背景的第三方手中。
在刘新海看来,更多金融机构仍旧需要专业的第三方为其服务。关键是这类机构,是否具有独特数据或较高的数据深挖整合能力以及创新的产品研发能力,聚焦行业、聚焦区域和聚焦商业环境可能是企业征信突围的一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