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因素拉动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
9月,新增社融与新增信贷数据俱佳。10月15日,央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预期增长8.2%;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7万亿元,预期为1.885万亿元;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预估为1.36万亿元,前值为1.21万亿元。
在央行当日召开的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就市场关心的三季度数据、货币政策、物价、LPR等问题一一回应。
拉动社融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初步统计,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
阮健弘表示,从结构来看,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二是,企业债多增较多,且占比上升;三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力度较大;四是,表外融资下降态势明显好转,前三季度表外融资三项降幅缩小明显。
具体而言,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贷款增加了1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为2.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955亿元,从占比来看,前三季度企业债的债券融资占同期社融融资规模的比重是12.8%,比去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是2.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04亿元;表外融资方面,其中,委托贷款减少6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513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07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3589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1562亿元,三项合计比上年同期少减1.03万亿元。
阮健弘称,从央行对数据的把握和实体经济运行规律来看,三季度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即使有所上升,增幅也相当有限。
如何平衡降低融资成本与防通胀间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
孙国峰表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指标都要重点关注。其中,涉及到国际民生方面,从国际上来看,关注最多的是CPI指标。另外,也要关注物价走势的动态变化。
“这里面也涉及到预期的管理,当前我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通缩的基础,当然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防治风险循环。降低融资成本更多的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降低。”孙国峰称。
在控成本方面,孙国峰表示,在LPR改革中,一是LPR推广,有利于利率下行;二是推动LPR利率小幅度下行;三是打破贷款利率隐形下限。
据介绍,9月末数据统计,在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定价占比达到56%,大银行占比更高,中小行因为系统改造、合同修订等问题进展相对较慢,后期会很快的加快。
另一方面,要控制预期,通过稳健货币政策立场,保持货币供应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释放稳健信号。同时存款基准利率保持稳定,贷款通过聚焦LPR改革稳定预期,能够实现货币政策在降低融资成本与防通胀之间的平衡。
贷款基准利率何时取消?
今年8月,央行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LPR定价机制。
“贷款基准利率取消是水到渠成的过程。”孙国峰称,人民银行在积极推动LPR应用,目前占比在逐步提高,进展超过预期,同时也在研究存量定价基准的转换,“各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也在吸收研究。将来存量贷款推进,未来贷款基准就会逐渐淡出。”
孙国峰介绍,人民银行在积极推动LPR应用,目前占比在逐步提高。对银行在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的考核设定了考核时点。对大行来说,设定“358”的进度要求,今年9月份,新增贷款应用LPR做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四季度不少于50%、明年一季度不少于80%;对中小行设定“58”的进度要求,今年四季度应用LPR做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50%,明年一季度不少于80%。
孙国峰表示,新增银行贷款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重已经达到56%,其中大银行运用的情况更好些,占比更高。相信随着系统等优化,中小银行的情况也会更好。
此举对于打破贷款隐性下限也有推进作用。孙国峰介绍,截至9月末,贷款利率低于LPR 50个基点的量已经占整个贷款的8%,打破贷款隐性下限。
下一步,会下调MLF利率吗?
新LPR报价机制8月20日首次亮相,1年期LPR为4.25%,相较此前1年期LPR的4.31%小幅下降;5年期以上LPR为4.85%。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更新,1年期LPR再降5个基点。
有观点称,近期2次公布的LPR下调低于市场预期。
对此,孙国峰表示,8月20日、9月20日LPR有所下降,与市场预期大致一致,体现为LPR加点幅度的收窄,更多体现的是风险溢价变化的因素。
“前期市场利率已经有一个很大程度的下行。9月16日,央行全面降准的落地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的融资成本,也有利于LPR 9月20日报价的有所降低。”孙国峰称。
孙国峰强调,MLF利率是央行通过招标形成市场流动性,是市场流动性供求因素的影响,只是影响LPR报价的一个因素,就LPR利率本身而言,目前通过改革的办法,通过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疏通传导渠道,促进贷款利率的实际下行。通过改革我们已经看到了效果,未来随着改革,看到更多改革效果的体现。
连续5月零投放,为何又重启PSL?
2019年9月,央行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增加抵押补充贷款(PSL)246亿元,为PSL连续5个月暂停后重启投放。
重启投放是否意味着,未来PSL会成为一个常态化的使用工具?
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降,所以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成本是降低的,所以对于PSL需求下降。
“几个月没做是通过发债去解决了。”另外,孙国峰称,原来通过借用PSL资金发放的部分存量贷款到期后,收回了资金还可以继续发放新的其他的贷款,前期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基本平衡。“9月份,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对今年以来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领域贷款的总体投放情况,增加了PSL 246亿元,数量是正常的。”
在投向方面,孙国峰表示,PSL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以及社会事业的投向未变,具体支持领域项目由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改善负债结构,培养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进一步发挥好逆周期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