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如今更多的95后乃至00后爱上了炒鞋。“大二学生炒鞋月入过万”“25岁小伙靠炒鞋月入百万”……类似“暴富”的神话层出不穷。捯饬球鞋的买卖也一度成为一种新型的“致富”方法。
不过,这波炒鞋热潮如今也受到了监管警示。10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近日发布《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以下简称“简报”)。简报指出,“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图片来源:毒APP页面截图
多款潮鞋售价高出发售价数十倍
简报指出,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各义务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简报显示,目前国内已有10余个“炒鞋”平台,毒、Nice、斗牛、当客(get)、YOHO!有货、识货、切克、Drop store、95分球鞋、盯潮等,呈现出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剧烈等特征。“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实际上,引发炒作热潮的多是几家知名运动品牌产品。StockX平台上,Air Jordan 1 Off-White 12个月来历史数据显示,平均售价为3067美元,相较发售价溢价率高达2110.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毒APP上看到,Air Jordan 1一款联名鞋于今年2月发售,售价为30999元起,而页面显示供参考的发售价格仅为1399元。10月以来,这款鞋成交四笔,其中三笔成交价均超过40000元。
图片来源:毒APP页面截图
事实上,该品牌类似售价高出发售价格几倍乃至数十倍的热款鞋比比皆是。尽管价格高企,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依旧强烈。另一款于2018年3月发售的Air Jordan 1售价为25989元起,10月以来该款商品求购挂单达到8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数字货币行业也来蹭了一波炒鞋的热度。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一家名为“55交易所”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推出了潮牌通证ATO项目:该项目将Yeezy、Air Jordan等潮鞋通证化,即产生某个鞋的代币(Token),投资人认购一定数量的代币后,既可以兑换鞋子,也可以在55交易所进行代币交易。
不过,该交易所也发布风险提示称,存在“无法提现”的退出风险。京师律师事务所证券和投资基金法律事务部主任刘盼盼告诉记者,“潮鞋”本身做为市场现象,作为底层资产层面,区别于一般的股权、债权及收益权的证券化或TOKEN化,本身面临着更不确定的市场波动,通证化的潮鞋是否能得到注册地交易所的合规确认,目前还不得而知。
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
新华社此前发文表示,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一些“炒鞋”平台的投机行为,也不能视而不见。如今,“炒鞋”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些“炒鞋”App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有些平台玩起了只炒作鞋的归属权的“云炒鞋”乱象,还有些平台可能涉及金融违法行为。应该通过严格监管和积极引导,让“鞋穿不炒”成为一种共识。
炒鞋越演愈烈之下,监管开始出手。上述简报指出,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一是“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三是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在风险提示部分,简报指出,首先,各义务机构应提高对“炒鞋”的关注和研究,加强对相关反洗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对照上述业务风险,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炒鞋”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防止“炒鞋”乱象事态蔓延,防范群体性金融事件,引导理性消费和投资,发现相关情况及时报告。
其次,各义务机构要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的识别,结合外部公开信息等,提高分析研判能力,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切实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