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降险脱困主动性存在不足,单纯或者片面地依赖债委会是不能解决全面问题的。
从濒临破产到“涅槃重生”,近期重庆钢铁(60100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重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19年上半年,重钢实现钢材销量313.2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盈利6.16亿元。而三年前,这家重庆老牌国企还因持续经营亏损严重资不抵债,股票面临退市风险,企业濒临破产。
2017年初,重庆银保监局指导16家债权银行成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下称“债委会”),推动重钢成功司法重整。当年企业即实现盈利,164.91亿元银行业债权全部得到保障,普通债权清偿率达100%。
除了重钢这个成功案例之外,11月21日,在第24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一级调研员金利佳表示,近两年来,重庆聚焦债委会组建运行中的难点和痛点、防救并举,推动债委会实现了三个转变。
截至2019年9月末,全市组建企业(集团)债委会1340家,涉及表内外全口径融资总额2.09万亿元。覆盖面也已由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变为中型民营企业为主,已成立的债委会企业中,民营企业800家,占比59.7%,覆盖2385家单户民营企业。
记者了解到,在债委会运行中,由于债权人因信贷文化、风险偏好及具体风险缓释措施等存在差异,对企业的认知判断及帮扶措施难以达成一致。
金利佳表示,债委会按三个层面对症下药:将债委会作为联合授信机制的有益补充,推动在全市所辖3家及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且余额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建债委会全覆盖;由“大水漫灌”到“定向补给”,着力解决救助标准难统一的问题;加强监管协调,推动各方形成合力,协同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和发展问题。
虽然,债委会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摸清企业风险底数,防范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金利佳坦言,目前,债委会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目前对债委会功能定位的认识还多停留在“组建债委会的企业就是困难企业或者问题企业”,导致企业在配合上存在思想上的顾虑和行动上的偏差。
“从前期暴露的一些重大企业债务风险情况来看,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往往是在风险暴露的最后一刻才寻求债委会,错失救助和帮扶的最佳时机,增加了救助的难度和成本,甚至错失了一些好的时机。”金利佳称。
同时,企业的降险脱困主动性存在不足。比如,有些企业不愿意公开信息,消极对待债委会,债委会难以全面获悉企业的真实情况,还有的企业不愿配合债权人采取通过资产重组、压降成本、减员增效的措施提升效率。
金利佳表示,风险企业降解风险实际上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在稳定局面后,能够内部自身产生动力来积极生产自救,单纯或者片面地依赖债委会是不能解决全面问题的。
另外,债委会更多依靠的是自律约束,实际工作中,仍有个别债权人单独采取行动,极易引起其他债权人的攻击,影响企业债务风险化解的力度和节奏。
重庆银保监局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探索完善债委会运行机制,助推地区经济金融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一是短期促建自救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落实企业(含股东、出资人、实际控制人)自救主体责任,“一企一策”帮扶救助“能救可救”的困难或问题企业,既推动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又推动参与企业重组改造,根治“病灶”、提高效率。
二是中期促强风险预警。债委会成员单位共同强化企业资金日常管控,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融资规模、债务偿还等情况,集体预警风险隐患,做实风险处置预案,防止“一刀切”式的不合理“抽贷、压贷、断贷”。
三是长期促优信贷文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债委会机制,改变旧有“垒大户”、“随大流”和“跑得快”的信贷文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