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经济战“疫”丨曾刚:银行支持受困企业也是自救,短期让利有助降低长期风险-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3:32:5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经济战"疫"访谈(十二)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备受各方关注。为全面评估疫情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恢复生产、稳定经济提出政策建议,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来自科研院

经济战"疫"访谈(十二)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备受各方关注。为全面评估疫情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恢复生产、稳定经济提出政策建议,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市场机构的多位经济学家。系列文章将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导致全国各地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更是让不少人有切身感受。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疫情当下,金融需要主动作为,肩负起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责任。尤其是面对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微企业,需要及时、积极的“出手”帮扶应对,尽可能减少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并为疫情之后的经济活动恢复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短期内,新冠肺炎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仍不可忽视,中小微企业受冲击最大。虽然从银行业整体看,中小微企业信贷占比并不高,但对区域性中小银行而言,这部分信贷占绝对比重。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势必会转化成银行的信用风险。

不过,曾刚认为,疫情究竟会对中小银行带来多大冲击尚不好评估,中小银行群体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仍较强,不宜过度悲观。银行当务之急是要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也有助于化解银行自身的风险。

疫情对中小银行的冲击较大银行更显著,但风险整体可控

证券时报:您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企业会造成何种冲击?

曾刚:从行业影响来看,疫情直接负面冲击的行业主要是以餐饮旅游、交运和批发零售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随着疫情的持续,这些产业面临需求短期乃至中长期收缩。

根据文旅部的相关数据,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达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预计在没有疫情影响下2020年春节出游人次将突破4.5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不光是即期的旅游量会下降,未来1-2个季度的出行意愿也会受损,旅游业将直接受到冲击。

此外,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各地政府暂时关停了人员聚集型行业(如影院、健身房、量贩式KTV、游乐场等)或对营业条件进行了限制(如餐饮和银行网点服务等),这些疫情防控所必要的措施,在短期内都对服务业产生一定冲击。受旅游行业和人流限制影响,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如民航、公路客运、货运、出租汽车等)也将受到一定的冲击。

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则取决于疫情有效控制后的复工时点。从各地区对疫情的实际管控情况看,一是由于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制造业所需要的劳动力难以及时到位;二是由于跨区域物流能力显著下降,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能力有限,也会对复工形成一定的障碍。

证券时报: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是否也会间接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

曾刚:本次疫情中,各界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关注较多。中小微企业面临风险具有天然的脆弱性,且更集中于第三产业,面临本次疫情受到的冲击更大。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截止2018年我国共有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807万家,占全部企业99.8%,其中,中、小、微型企业分别占比1.3%、13.2 %、85.3%。从行业分布看,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商贸业等劳动密集型以及轻资产的行业为主,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比例超过70%。

中小微企业受冲击最大,会对银行业产生两个方面的间接影响,一方面,从响应政策的角度,如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其融资成本,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势必会转化成银行的信用风险。虽然从银行业整体看,中小微企业信贷占比并不高,但对区域性中小银行而言,这部分信贷占绝对比重。也意味着,疫情对中小银行的冲击可能会比大型银行更为显著。

证券时报:您预估疫情对中小银行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曾刚:疫情对中小银行具体能有多大的影响还不好评估,短期看,受疫情防控影响,一些企业引物流人流受限,无法正常经营,流动性资金也会相应出现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银行需要做出相应安排,包括提供流动性贷款、贷款展期、利息减免等,在帮助企业渡过短期困难的同时,银行也是在化解自身的风险。

从积极方面看,一方面,中小银行群体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仍较强,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水平充足;另一方面,目前宏观政策、金融监管政策都作出相应调整支持受困企业,如果这些政策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企业经营风险也会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

因此,目前看,疫情究竟会对中小银行带来多大冲击尚不好评估,尽管多少会带来一定影响,但如果银行应对得当,是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氛围内的,不宜过度悲观。

短期内银行让利有助于降低长期风险

证券时报:当前,各部门、各地方正举全国之力防控疫情,您认为在支持疫情防控方面,银行应该如何出力?

曾刚:银行当务之急就是服务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支持实体经济,这对银行来说既是化解经济的长期风险,也有助于自身的稳健发展。

在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方面,一方面,要加大防疫企业融资支持。各银行机构应主动对接参与抗击疫情的企业,了解资金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对有需求的企业增加授信,提供信贷支持。此外,进一步提高信贷业务审批效率,对涉及疫情防控的信贷业务,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优先办理、即来即审。

另一方面,提供专项融资额度保障。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疫情防控应急融资工作机制,提供专项融资额度,支持重点生产企业融资需求,帮助疫情影响复产复工的制造业企业和生产服务业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在融资方式上,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根据企业资信状况给予专属优惠利率;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减少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等等。

证券时报: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各部门、各地方也开始陆续出台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银行在推动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方面可以出台哪些措施?

曾刚:首先,银行应该及时对接企业开工需求。为助力企业快速复苏,银行应对自身客户进行全面摸排,了解企业开工状况(或开工计划)及受疫情影响情况。对排查出的各类客户,根据其开工情况(及预计开工的时间),主动做好服务预案,全力以赴支持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第二,通过续贷解除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对因疫情影响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行业及企业不予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于期间到期贷款续作无还本续贷的客户,主动做好预案,解决受困企业转贷难题。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化解银行中长期的信用风险。

第三,银行应适度调整还款期,缓解企业短期还款压力。本次疫情造成社会普遍延迟复工,企业恢复产能难度加大,贷款还款压力剧增,其中,部分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更为严重,有可能出现暂时的逾期和欠息。对此,银行应积极与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客户协商,将贷款到期日适当延长至企业正式开工后再进行归还,以解企业燃眉之急。

此外,减轻企业资金成本负担。为缓解小微企业面临的疫情冲击和自身经营双重压力,银行机构应通过适当利率优惠、差异化定价等方式,将其企业成本,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一方面,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为出发点,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加大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幅度,切实降低其贷款内部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实施差异化优惠利率贷款审批机制,缩短优惠利率贷款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实行“一户一策”,给予价格优惠政策。

证券时报: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资金负担,贷款实际利率有望继续走低,这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读为银行让利给实体经济;但也有观点,呼吁贷款利率不断下调的同时,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也应作出适当下调,您怎么看?

曾刚: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我认为,短期内银行的让利有助于降低长期风险。当然,适当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也是合理的,过去一段时间,存贷款利率变化趋势的不同步,也是制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存款基准利率的适当下调,可以为贷款利率的下降创造更好的条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