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行里由贷款衍生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近40%。”一位股份制银行华东区分行行长近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平均占比不到20%的中间业务收入一直被视为中资银行的短板。在竞争日益加剧、经营环境面临变化的境况下,各家银行也都立志将加快中间业务收入发展。
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8.5%,净手续费收入增长则达33.1%,其中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分别增长30.1%、54.4%和39.7%。
银行周刊: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国外,外资银行非利息收入达到50%以上,依靠的是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而在国内,中资银行非利息收入迅猛增长,则依靠了大量的“贷款衍生品”。
只做贷款“不划算”
事实上,在贷款额度紧张的环境下,只做贷款让很多银行觉得“不划算”,因此不少银行会要求贷款企业将主账户设在自己银行,结算、债券承销、财富管理等最好“一起上”。
更有贷款额度极度紧张的银行通过资产买卖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记者了解到的一个案例是,某家股份制银行拿到铁道部门的20亿元贷款承诺后,当天就转让给了一家城商行。
“没额度,但也不能放弃优质客户。”熟悉交易的银行人士称,铁道部的贷款信用等级高,以基准利率下浮10%发放的贷款,可以上浮10%“倒手”给其他银行,这样20%的差价就转化为中间业务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但此类业务的可持续性值得质疑。“这些年来一直这样,贷款环境宽松,银行就抢客户;贷款环境紧张,银行就多收利息。”上述分行行长坦言,中间业务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也要“靠天吃饭”,并不具备持续示范意义。
银信盛景不再
银行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一般视为银行中间业务的主要收入,后者涵盖支付结算、存托管、理财、咨询顾问等形形色色的收入来源,而这其中若干项正是依赖于“稀缺性贷款”这一概念而存在或者大增。
此前为业界所熟知的贷款类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理财产品”,银行借道信托公司释放自身受限的贷款规模,并获得不菲的理财收入。
在信贷规模受控的上半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名声大噪,业绩测算其业务规模达2万亿~2.8万亿元。8月,该业务被银监会“叫停”并要求转回表内之后,业界普遍预计将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上市银行三季报也证实了这一点。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分析师朱琰测算称,第三季度银行息差收入表现要好于非息部分,她认为,这是受银信合作规范、收费业务整顿因素影响所致。
“神秘的”咨询顾问费
咨询顾问费则是相对“神秘”的一块,而该项业务受贷款的影响尤其大。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在三季报分析师会议上即称,该行今年中间业务增长较大的部分是代理业务手续费和咨询顾问手续费,其中咨询顾问手续费达18.6亿元,包括了7亿元理财产品收入和增加了2.49亿元的债权承销费。
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称,在投行业务上,该行今年结构融资方面同比增长77%、债务融资工具方面同比增长60%。
而建设银行在三季度分析师会议上解释了为何手续费收入环比减少,除了代理保险、基金业务收入减少外,工程监理等咨询收入减少也是原因之一。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则称,由于承诺类业务有所压缩,该行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环比出现下降,二季度则成为年内高点。
“一些企业贷款,利率可能按照基准利率执行,但银行会收取额外的顾问费,这就是变相的利率上浮,但却满足了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上的指标任务。”一位资深银行分析师称,该做法在贷款紧张的年景屡见不鲜。
与此相关的是“额度承诺费”,即银行向企业承诺贷款额度而额外收取的费用。“这就是变相的息差收入,只是以中间业务收入的形式呈现。”上述分析师称,在信贷稀缺、银行强势的环境下,企业并无反抗之力。
不过,上述分行行长认为,并不能完全否定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付出的努力。“至少现在银行都在重视这一块,从原来的只会做贷款,到做贷款的时候,想着把客户的方方面面需求都搬回自家解决,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
而在中资银行分业经营的现状下,一味要求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并不现实。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近日称:“现阶段,一个结构比较正常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银行集团,非利息收入比重在30%~35%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