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东亚银行林志民:力争存贷比在2011年上半年达标-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1:28:5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经历了两年的贷款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之后,外资行人民币信贷终有所突破。前三季度,外资行人民币贷款增长1109亿元,同比多增1174亿元,但其新增量仅占全部人民币贷款新增量的1.76%。“外资行的市场份

经历了两年的贷款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之后,外资行人民币信贷终有所突破。前三季度,外资行人民币贷款增长1109亿元,同比多增1174亿元,但其新增量仅占全部人民币贷款新增量的1.76%。

“外资行的市场份额在萎缩。”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行长林志民近期接受本报专访时坦言,为了在2011年前达到存贷比降至75%下的监管标准,今年外资行不能盲目扩大资产,而需理性的匹配存款、贷款增长速度。

银行市场周刊银行周刊: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2012年新增信贷8万亿成业内共识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全线超5% 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退休阿姨托办信用卡 被骗47万 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截至今年上半年,东亚银行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较去年年末分别增加6.54%和10.04%,“我们力争明年上半年存贷比提早符合要求。”他说。

去年中资行将大量信贷投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外资行中贷款规模最大的东亚银行亦曾积极尝试介入地方融资平台信贷,同时在个人按揭贷款市场中表现活跃。不过林志民表示,随着宏观政策变化,这两项业务会更为谨慎地开展。

他表示,近期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该行不良贷款率会上升0.5个百分点,仍较为安全。

备战75%“存贷比”

《21世纪》:去年外资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在内地发展较慢,今年情况如何?

林志民:为控制信贷持续增长及遏抑楼价,政府推出收紧措施,内地新增贷款受到限制,今年上半年我们内地信贷增长了约45亿港元,速度较慢。

《21世纪》:今年的压力是否有所减小?

林志民:外资银行今年压力还是比较大,中资银行的贷款增长较快,外资银行增长缓慢,去年外资银行贷款占所有贷款差不多2%,今年跌到1.5%,市场份额是萎缩了。

《21世纪》:为什么会这样?

林志民:原因之一是外资行到2011年年底要满足存贷比75%的要求,只剩下1年多时间,很多外资银行还没有达到贷存比例,因此存款要大力增加,贷款则要放慢脚步,使得存款和贷款增长速度能够匹配。

《21世纪》:看起来,外资行去年最难的是贷款,今年则是存款了。

林志民:存款压力很大,我们希望存贷比能提前到明年上半年达标,现在我们的贷存比已降至90%左右了。外资行的存贷比都比较高,今年只有存款快速增长,贷款增长适度,才可以提早满足存贷比要求。而有些外资银行为了达到贷存比,把部分信贷资产打包转卖了。

《21世纪》:今年各大银行都在争抢存款,外资行存款会不会出现流失现象?

林志民:外资行本身基础不是很大,流失不多,但是增长比较慢。监管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贷款新规,提出“实贷实付”理念,派生存款明显减少了。同时,今年存款明显分配不均衡,因为委托支付,大企业的资金都在四大行里面,他们的贷存比越来越低。但股份制银行和外资行压力比较大。

《21世纪》:存款竞争很激烈,很多银行出现了高息揽储违规行为。外资行的考核方式有什么不同,你们对时点和日均存款是否也有考核?

林志民:我们对时点和日均存款都有考核。最近监管部门发了很多文,强调存款考核应该以日均存款额为主,所以这种考核方式会慢慢改变。

《21世纪》:外资行网点少,你们吸收存款上有什么具有竞争力的方法?

林志民:我们现在主要依靠贷款、产品拉动存款,另外通过结算业务、现金管理业务留住存款。要做存款政策很重要。一个是设计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吸引客户,此外银行内部通过KPI考核方式,加大对存款业务的考核力度。

《21世纪》: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全球业务优势在哪里?

林志民:全球网络就是外资银行的优势,比如央行正在推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外资银行做的比较多。另外,产品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强。

但坦率讲,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优势并不突出。与股份制银行比,网点、人员、薪酬制度,产品市场准入,外资行都存在挑战。比如外资行还不能做本地基金销售、不能做第三方存款。所以我认为,外资行要在内地发展下去,一定要针对一个自己有优势的市场,不能所有业务都铺开做。

房地产压力测试

《21世纪》:东亚银行在房地产贷款这块做的比较有特色,您能否介绍下你们的房地产贷款状况?

林志民:我们信贷结构中,个人按揭贷款占比相对高一些,房地产开发贷款比较少,两者合起来占信贷大约百分之十几。

《21世纪》:外界较为担心房地产信贷风险。您在香港做过银行,经历过房地产周期,您如何看待内地房地产市场?

林志民: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但泡沫大不大是相对的,一些地区刚性需求在支撑房地产价值。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遏制房价上涨过快,但房价不会一下子跌30%、40%,估计明年第二个季度房价可能往下走一点,接着就会平稳一段时间。如果刚性需求还这么大的话,还会往上涨。一个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一定要平稳,比如每年大概上涨不到5%。

《21世纪》:东亚银行有没有做过房贷压力测试?对你们来说房价下跌多少是风险的底线?

林志民:我们做过,结果基本上和中资行差不多,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我们不良贷款率会上升0.5个百分点。当然这个是理论性,静态的。从香港的经验来看,不是房价下跌后房贷就变成不良,尤其个人按揭贷款。

实际上,外资行贷款更看重客户的还款能力,不是抵押物,抵押物的价值有很大波动,但还款能力强,即使买的房子跌了50%,他们也不会不还款。所以香港1997年金融海啸,楼价跌了60%,很多客户出现负资产,但银行真正损失不到1%。

《21世纪》:现在你们对房地产贷款是什么样的态度?是否要控制占比了?

林志民:我们一直比较谨慎,现在更谨慎了。另外需求也在减少。不过,我们房地产贷款占比不算大,而在香港,一般房地产贷款都会占40%-50%。

《21世纪》:监管部门要求停止第三套房以上个人房贷,二套房首付和利率门槛大幅提高,这对业务影响是否很大?

林志民:的确,对业务影响比较大。不过,现在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做第二套房贷款,第二套房客户基本比较富裕,而且利率上浮10%,贷款成数只有50%,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风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贷量下降的损失。

《21世纪》:去年你们曾经计划介入一些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项目,进展如何?

林志民:我们去年的确尝试做一些这方面的贷款,但进展的不顺利,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在利率方面没有竞争力,中资行给的利率基本都下浮10%,另外外资行比较难争取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

《21世纪》:您怎么看待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

林志民:融资平台不是都不好,只是其中有一些没有现金流。另外看各地财政的情况,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比较有实力,而小城市的一些融资平台负债率比较高,需要时间给他消化。现在监管机构不是一刀切,给了时间,相对比较好一点。

跨境人民币结算猛增

《21世纪》: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上,东亚银行推进的速度、效果如何?

林志民:这几个月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规模增长很快,尤其是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主要因为企业经过去年人民币跨境结算后,对业务不再陌生,另外今年市场担心人民币升值,所以很多结算有所提前。

《21世纪》: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困难在什么地方?

林志民:现在的挑战是在大企业的业务已经做得差不多,业务开始拓展到一些小企业,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给他们融资的风险管理能力。另外竞争也开始加剧,香港推出很多人民币有关的产品,企业不一定要用这一种方法来对冲风险。

《21世纪》:对银行来说,这一块业务的收益高不高?

林志民:高。对银行而言,可以带来存款,带动中间业务收入,香港母行还可以开拓融资业务。

《21世纪》:为了保值增值,人民币资金回流问题怎么解决?

林志民:海外企业可以在境内开设人民币账户(NRA),资金可以通过这个账户回流。另外,最近监管层刚刚出了政策,允许香港金融机构的客户资金进入国内债券市场。我们银行也很快可以获批了,这是资金保值的一个出路。

《21世纪》:《巴塞尔协议III》改革了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水平,对中国银行业有什么影响?

林志民:中国监管部门目前正研究巴塞尔协议Ⅲ如何在内地落地,对外资银行的要求,是要在2013年前逐步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外资行已普遍实施巴塞尔协议Ⅱ,资本充足率相对比较高,实施巴塞尔协议Ⅲ,难度不大。

《21世纪》:东亚银行要在2013年完成巴塞尔Ⅲ的目标需要补充多少资本?有没有测算过?

林志民:一般外资行资本充足率都达到14%—16%,东亚总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3.8%,核心资本充足率10.3%,未来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资本,要视接下来两年业务发展速度而定。如果资本不够,就要增资,比如最近热门的在大陆IPO。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