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款利率的“劣势”下,四大行被传两周内的存款流失高达4600亿,并有部分银行VIP客户存款 “大逃亡”。但是,有国有大行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由于银行存款的收益有限,存款流失的情况一直存在,并非银行间利率差异所致。而与中小银行相比,大行声誉、风控能力相对较强,仍有比较优势,“存款搬家”可能仅是个别现象。
利率“分化”
由于央行规定存款利率最多可上浮10%,目前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均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执行上浮10%的一年期利率即3.575%,而国有四大行存款利率仍坚持7.7%的上浮幅度,执行3.5%的年利率。
据相关媒体报道,由于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差异,在6月份前两周,四大行的存款流失就达到了4600亿,并有部分银行VIP客户集中“大逃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四大行对此类的说法并不认同。“银行存款流失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主要原因并不是存款利率的差异,而是存款利率较低的原因。”某国有大行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流失还是整个行业的情况,可以看一下股份制银行,应该和四大行也差不多。”
据该人士介绍,今年四月份,四大行存款流失就超过了万亿,当时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一样,但是流失也很严重。上调存款利率之后,这种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其中原因不在于银行存款利率差异,而是存款收益太低。
农行相关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存款“搬家”情况。“大银行不愁存款,愁的是客户被小银行挖走。”
该人士称,“大行的存款利率目前略低于中小银行,但是对于大客户来说,银行有协议存款和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这都是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10万元定存一年才相差75元,并不足以构成太大的吸引力。”上述人士表示,真正的存款利率并没有相差太多,3.575%和3.5%只差0.075个百分点,就是几十元钱的事情。高端客户不会在意这点钱,可能更看重的是银行服务、资金安全性、物理网点的便利度。
变相“撬”客户
对于小银行执行存款利率的最高浮动比例,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一种吸引客户的手段。
“小银行将银行存款利率"一浮到顶",让一些VIP客户感觉中小银行的存款更划算。”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小银行的真实目的可能在于抢客户,而不在乎多付出几十元钱的成本。“毕竟有部分的银行客户可能会对利率有一些敏感。”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还表示:“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不可避免,而股份制银行可能也将存款利率浮动的机会作为了一个好的揽储方式。”
然而,农行相关人士认为,存款利率的细微差别对客户的影响并不大,而客户更在意的是银行理财服务。
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6月9日至6月15日,40家银行共发行了304款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的发行量居前,发行数均在20款以上。
“理财产品与银行揽存是密切相关的,也体现出了不同银行的竞争力。以6月底为例,银行部分网点遭遇较大存款压力,揽存最后还是要看理财产品。”上述银行分析师称,有的银行压力大,就会发行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
“大多股份制银行都不愿意为了一点点的存款利息失去大客户。”该分析师表示,“一个大客户的年关系维护费都不只这一点点的利息。”
利率市场化“预热”
对于大行实行与股份制银行区别化的存款利率,农行相关人士认为,“是一件好事,也是利率市场化前的预热。”
“目前四大国有行虽然在存款利率上形成一致,但是也会依据市场情况来调整的。比如,现在如果大多数客户对存款利率敏感度有所提高,四大行业也能商量将存款利率再次上浮。”该人士表示,重要的是四大行建立了一个沟通机制,能够尝试做成本的核算,来提高银行的定价能力。
在她看来,目前国内银行的成本核算非常难,如何定价将在利率市场化之后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定价高了将会影响到客户,而定价低了会影响到银行的息差,对银行股价起到负面影响。”
她还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国有大行目前是在做利率市场化的“预热”,强迫银行锻炼人才,培养银行的定价能力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创新。
“现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时机。”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