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来看,商业银行二季度末的存贷比较上年末下降,甚至很多已降至70%以下。比起去年动辄逼近75%红线的惊险状况,存贷比退至安全线以下或许并不值得让人太过高兴,因为该数据也意味着贷款增长的乏力。
二季末存贷比普降
据银监会公布数据,商业银行一季度存贷比为64.5%,至二季度则略降至64.3%。
在已公布半年报的商业银行中,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存贷比都由2011年末的71%左右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69%左右。
此外,在四大行中,建设银行到二季度末存贷比率为64.54%,较上年末的65.05%略降0.5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二季度末贷存比为68.59%,比上年末降低0.18个百分点。
此外,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的存贷比也较上年末下降,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和南京银行(601009,股吧)的人民币与外币存贷比情况分开统计,也都出现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的外币存贷款比例二季度末为42.57%,较上年末的86.78%下降近一半,较2010年末的178.28%则降幅近7成。
“存贷比的下降,说明上半年存款增长有所好转,但信贷资产端增长乏力。”东莞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邓茂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在一季度时新增贷款增长放缓,市场还不确定是银行供给能力出问题还是需求端出现问题,但到了二季度,明显是企业资金需求疲软导致。
实际上,与一季度的环比数据来看,银行存贷比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现在存贷比、信贷规模、利率尤其是房贷利率等各个方面都已出现了明显的松动,下半年信贷增长应该比上半年强。”某股份制银行南方地区一分行行长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但是,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却对记者指出,期末的存贷比数据意义并不大,因为银行在月末和季末可能通过各种方法做到更多的存款,实际上从日均存贷比来看,有可能比去年还是略升的。“下半年存款的压力会一直存在,贷款还是会按照年初制定的节奏去投放。”她指出。
信贷增长乏力影响息差
“并不是所有需求都在减弱,而与出口、制造业相关行业的需求减少得比较明显。而在浙江地区,连小微金融的需求也在减少。”某大行浙江地区分行一位信贷部门人士这样谈到,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根据不同地区也要做不同分析,在内部授信政策方面,会在客户准入方面保留一定的弹性。
“存贷比还将是下半年观察的一个核心的、先驱性的指标。”邓茂认为,尽管近期政府出台了一些刺激经济的措施,包括地方政府的一些基建项目,但银行的贷款投放还没有明显的起色,总量较低,且结构上还是中长期贷款少,票据和短期贷款多。
数据显示,7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5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5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2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26亿元。尽管7月新增对公短期贷款较上月明显减少,但新增票据融资较上月多增了1186亿元。并且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较上月少增710亿元,占比依然较低。
“目前,融资困难和缺乏优质贷款客户实际上是一种不匹配的问题。”上述大行人士指出,今年降息以后,银行的利差还未出现大的变化,但市场需求端下降将导致未来资金定价的下降,进而对未来的息差水平造成影响。
而另一方面,央行扩大了存款利率上浮限度,又使得银行资金成本上升,两方面因素反映到银行中期业绩报告中,显示出已有多家银行的息差水平出现回落。
下半年存款依然重要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7.38万亿元,同比多增4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2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2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314亿元。
其中,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86万亿元,同比多增9542亿元。
对于上述数据,有分析人士认为有理财产品转存款的时点因素在其中。根据银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仅北京地区针对非同行业1年协议存款利率平均在5%的水平,而很多企业的资金需要银行来为其管理,但较低利率又使得众多企业选择了信托等高收益的产品。
“未来存款依然很重要,”一位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高层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存款与各个银行的客户基础有关,网点少的小银行竞争力相对较弱。
但是,许多网点不占优势的中小银行,同业资金的运用却更为灵活。如兴业银行,其半年报显示,期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余额8,212.25亿元,较期初增加1,943.94亿元,增长31.01%。这一数据也占其当期全部存款余额的50%以上。
“去年以来,同业资金在商业银行总负债规模中的比重已经明显上升。从边际上,部分银行过去一两年中总负债规模的增长已开始强烈依赖于同业资金的增长。”莫尼塔投资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并且认为,货币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定价的影响已开始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