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下称工行)发布半年报,董事长姜建清在业绩会上坦言,“年初我们对全年不良贷款的走势做了充分的预期,原来预计可能会双升,所以确立了力争不良率在1.2%以内的目标。”
实际上,工行2012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率从去年末的0.94%下降到0.89%,不良贷款余额从去年730亿升至751亿元,“一升一降”的结果已属不易。
但与此同时,工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增长12.5%,而2011年工行上半年净利润1095.75亿元,同比增长28.96%。
工行行长杨凯生解释,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主动调节信贷结构的结果。
盈利能力有所放缓
据半年报,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2628亿元,增长13.7%。其中利息净收入2040.58亿元,增长16.9%,占营业收入的77.6%。利息收益水平在上半年继续提升,净息差和净利差的收益率分别为2.48%和2.66%,同比分别下降1个基点和上升6个基点。
工行净利润的增幅低于大部分银行。同期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57%、20.8%和17.78%,许多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更是高达30%以上,例如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等。
对此,杨凯生表示,一方面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宏观经济形势高度相关,经济决定金融,上半年经济形势的低迷影响了银行的盈利。
此外,这与工商银行的主动调节也有关。“工行的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在上半年是下降的。年初占66%,到6月末占比是63%,这是我们主动进行信贷结构调整的结果。”杨凯生说。
中报显示,工行的中长期贷款增长几乎停滞。在公司贷款新增的3299亿元中,中长期贷款仅占426.9亿元,同比增长1.2%;短期贷款新增2872.1亿元,同比增长16.3%。
“工行发放了一些短期贷款,这些贷款有利于保持信贷投放,但收益率会低于长期贷款。”杨凯生说,不仅要关注银行当期的盈利能力,还要更多地要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负债结构如何,是趋于优化还是更加不合理,这些决定了未来的盈利能力。“12.5%的利润增长幅度也是一个不低的速度。如果盈利能力强化,还需要加强我们的资产负债、贷款结构等。”
不良一升一降
在资产质量方面,工行的不良贷款率从去年末的0.94%下降到0.89%,不良贷款余额约751亿元,较去年730亿有所增加,可谓“一升一降”。同时,拨备覆盖率提高至281.4%,拨贷比2.51%。
姜建清介绍,年初工行预计不良贷款率可能会达到1.2%,估计的依据之一是前几年信贷增长较快。“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对银行贷款形成了压力。我们今年上半年发现,一些产业链核心企业会对产业链下游企业发生影响。”
具体而言,工行在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的管理压力较大,但其不良贷款的总体水平好于预期。
“工行认为目前的资产质量整体情况是可控的。关注类贷款占比甚至比年初要下降。工行在今年上半年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拨备覆盖水平。”姜建清介绍。
中报显示,目前工行的正常贷款8.1万亿元,占比96.16%,增加7个基点;关注类2486.6亿元,占比2.95%,减少2个基点;不良贷款751.25亿元,占比0.89%,减少5个基点;次级258.95亿元,占比0.31%,维持不变;可疑397.25亿元,占比0.47%,减少3个基点;损失95亿元,占比0.11%,减少2个基点。
姜建清表示,8月份快要过去,不良贷款延续了上半年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太大变化。杨凯生则介绍,地方融资平台的余额在下降,现金流覆盖的比率在上升,不良率也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