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年前中国银行业遭遇发展困局时,西方媒体称其“技术上已经破产”;10年后的今天,中国银行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在2%以下,其中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在2011年全球银行市值“前十大”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占据4席,改革发展的成绩令人振奋。
承载着10年银行业改革的累累硕果,我们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抚今追昔,我们有理由为10年间的成就自豪;翘首远望,我们有理由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跨越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张 歆
时光荏苒,岁月流金。
8年前,西方金融机构质疑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对成为战略投资者犹犹豫豫;如今,中国银行业当之无愧地荣膺全球最赚钱美誉,参股中资银行给相关海外金融机构的报表增添了危机中难得的亮点;4年前,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收购美国本土银行不幸折戟,西方同行认为“中国金融机构要想完全控股一家美资银行几无可能”,而如今,工商银行已经完成对美国东亚银行的控股,实现了中资银行对美国本土银行机构的第一次控股权收购。
背水一战:
国有银行成功推进股份制改革
站在2002年末的历史节点看,我国银行业的公司制治理相对薄弱,经营管理相对粗放,而违法违规案件频发,积聚了大额的不良资产。而且,我国当时刚刚加入WTO,银行业能否抵御强势的西方金融机构的冲击引起广泛关注。多数海内外投资者并不看好中国银行业,西方所谓的“技术性破产”之说也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2002年2月,中央在京召开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无论是充分发挥银行的重要作用,还是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都必须下大决心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
此后,降低不良资产、实行审慎原则的会计制度,到实行股份制,再到上市这“三步走”的改革步骤已成共识,随后的银行业改革基本遵照这一思路。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先行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同年12月16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12月30日,中央政府创造性地运用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商业银行——汇金公司拿出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中行和建行注资。
温家宝总理曾在2004年3月就此指出,“目前进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背水一战’,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短短数语,说明了当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之艰难,目标之高远,决心之坚定。
为了确保“背水一战”的成功,使国有商业银行实现脱胎换骨,继向中行、建行注资后,2005年4月汇金公司又拿出1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工行注资;2008年11月拿出190亿美元对农行注资。而此前,在2004年,交通银行通过定向募股方式,补充资本金191亿元,其中财政部、汇金公司和社保基金分别投资50亿元、30亿元、100亿元。财务重组为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真正的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在成立股份公司之后,工、农、中、建4家银行在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下,开展了极富创意的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
2004年8月6日,交行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汇丰银行以每股1.86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交行19.9%的股权,即77.75亿股,成为仅次于财政部的第二大股东,投资金额达17.47亿美元。
2005年6月17日,建行和美国银行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与合作的最终协议。根据协议,美国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行进行投资,最终持有股权可达到19.9%。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汇金公司持有的建行股份。2005年7月1日,建行和淡马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的最终协议,亚洲金融以14.66亿美元购入建行5.1%的股权。
中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时间表”是:2005年8月与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9月与瑞银集团,10月与亚洲开发银行;2006年3月与全国社保基金,分别签署协议。5家机构作为新的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出资总计31亿美元,购入中行10%的股权,其中将一半股权卖给了高盛、李嘉诚私人基金;淡马锡购得中行5%股份。
2006年1月27日,工行与高盛投资团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高盛投资团出资37.8亿美元购买工行新发行的股份。2006年4月28日顺利完成资金交割。这笔当时最大的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业的单次投资,约占工行股份比例总计的8.89%。
在成功改制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中、工、建、交4家银行随即展开首次公开发行和股票上市工作:2005年6月23日,交行H股在香港上市;2005年10月27日,建行H股在香港上市;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在香港上市,7月5日中行A股在上海上市;2006年10月27日,工行A+H股同步上市;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在上海上市;2007年9月25日,建行A股在上海上市。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的最后一名“登陆者”,2009年农行股份公司成立之后,根据当时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没有延续前期经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只引进了几家财务投资者。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农行A股和H股先后在上海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至此,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圆满“收官”。
其中,中行首次实践了A+H股的上市模式,工行开创了A+H股同步上市的先河。统计表明,5家银行总计通过资本市场筹集8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相当于补充5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资本金。
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陆续上市后,也成为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维稳力量”。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带动下,政策性银行改革步伐加快,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运作启动。中小商业银行也借助上市之路改善公司治理,增强风险防范。近年来先后有中信、兴业、宁波、南京、北京、光大等银行成功上市,一批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中国银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实力较量:
银行业总资产10年增长435%
10年,只是历史长河流淌的一瞬,但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而言,却意味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银行机构经历了股份制改造的洗礼,境内外上市的打拼,市场化机制的磨练,特别是经受住了入世后外资银行激烈竞争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资产规模、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创新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纵向对比来看,发展速度呈现出几何级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23.7万亿元增加到113.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1.77%;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仅有8家银行达标增加至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
而银监会最新公布的2012年中期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经增至126.78万亿元,较2002年年底增加435%。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590921亿元,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46.6%。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211788亿元,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16.7%。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115134亿元,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9.1%。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349990亿元,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27.6%。
此外,截至2012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564亿元,不良贷款率低至0.9%,拨备覆盖率290.2%。统计显示,五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020亿元,不良贷款率1.0%;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57亿元,不良贷款率0.7%;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03亿元,不良贷款率0.8%;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6亿元,不良贷款率1.6%;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8亿元,不良贷款率0.6%。
在与国际同行的横向比较中,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已实现重大提升。
当前,全球市值排名前十大的银行中,4家中资银行榜上有名,而且工商银行独占鳌头。此外,今年7月,银行业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年度排行榜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几乎占全球银行业利润的三成,而2007年时这一比例仅为4%。该杂志称,以中国工商银行为首的3家中国银行占据了银行利润排行榜的前三位。而在该杂志编制的银行业1000强排行榜中,今年首次出现前10位中有4家中国银行的情况。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排在第3位,中国建设银行居第6位,中国银行排第9位,中国农业银行排第10位。这一排行采用一级资本作为衡量银行大规模放贷和承受冲击能力的指标。
创新监管:
成功经受全球金融危机考验
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银行业经受住了这一危机的严峻考验。
与美欧等发达国家银行机构深陷危机的泥淖不能自拔甚至不时传出破产的消息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银行业保持了安全稳定、资本充足、资产优良、盈利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而这一态势印证了中国的银行业监管体制10年来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2003年,为了改革当时的银行业监管体制,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年4月28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挂牌;12月27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颁布。
银监会成立之后,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际,确立“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实施“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不断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监管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通过推行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非现场监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也促使现场检查工作的自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初步完成了对监管法规的清理,监管法规的适用性增强。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监管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和司法部门之间的协作进一步加强,同境内外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合作得到深化,跨业跨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银监会加强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有效性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框架。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巴塞尔协议Ⅲ的许多思路正在引入中国银行业监管,银监会接受了“逆周期监管”的新思维,并努力在中国践行。在“十二五”规划的金融体制改革章节中,第一项即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专家认为,通过逆周期的审慎监管,将有效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和短期行为,提高中国银行业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及时进行了跟进,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
坚持本源:
全方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1月,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鲜明地提出“五个坚持”的理念,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事实上,近年来商业银行改革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也由此具备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
银行业究竟如何立足实体经济?商业银行正以实际行动作答,而小微企业贷款、“三农”贷款、绿色信贷正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首要着力点。
目前,我国银行业对小微型企业的贷款有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就是贷款的增量不能低于上年贷款的平均增量,增速不能低于上年贷款的平均增速。过去3年时间,我国银行业都达到了这个目标。小微型企业的贷款的增速都比整个贷款的增速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银监会有关人士曾在今年3月表示,现在对小微型企业的贷款(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贷款总量已经到了15万亿元多,占整个银行业贷款的比例已经超过2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增加。
此外,银行的大门越来越“向田野敞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4.6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长2.7万亿元。其中,2011年中国涉农信贷投放增速达24.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8.8个百分点。数据还显示,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达3.1万亿元,当年增加5079亿元,同比增长19.1%。据了解,截至2011年末,中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减少了616个,偏远农村地区金融覆盖明显改善。
为了发展的需要,银监会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公开上市,同时大力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其整体健康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社会公众持股的农村金融机构。这不仅是重庆农商行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也对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绿色信贷方面,银行业也是成效明显。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信贷支持力度许多银行积极创新绿色信贷产品,通过应收账款抵押、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方式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增强节能环保相关企业融资能力。截至2011年末,仅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方面的贷款余额已逾1.9万亿元,而且国内25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已有13家发布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此外,银行业严控“两高一剩”、“落后产能”信贷投放。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全国19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业、炼焦业和印染业等“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增速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低4.7个百分点,且该类贷款也主要投向行业内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