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外资退出屡遭唱衰 车险业务发展蒙阴影-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0:48:2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近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出席了2015保险保障基金(北京)论坛并讲话,论坛中,陈文辉对车险为主的产险市场所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警告;此外,最近出炉的多份报告对车险的唱衰以及美亚退出中国车险业务都让车险未

近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出席了2015保险保障基金(北京)论坛并讲话,论坛中,陈文辉对车险为主的产险市场所存在的风险提出了警告;此外,最近出炉的多份报告对车险的唱衰以及美亚退出中国车险业务都让车险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汽车销量4年来首现负增长 拖累产险发展后劲乏力

陈文辉在保险保障论坛上表示,4月以来汽车销量出现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导致6月份车险增速下滑至8.7%,创近两年来最低月度保费增速。由于车险在产险业务中的占比在75%左右,可能直接影响整个产险行业的发展后劲。

与此同时,车险费率改革后,局部竞争不理性的情况继续存在,传统保险风险加大。6月份试点以来,行业整体实际保费折扣率为70%,比保险公司预估水平低2.3个百分点。部分公司以低折扣率的手段非理性参与市场竞争,部分公司业务增长乏力时仍惯用高费用、低价格的方式来拉动业务增长。

车险盈利问题重重 险企承保能力亟待提高

OK保险网注意到,近期,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发布的《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5》显示,我国的产险行业,主要为车险面临着车险增长模式和盈利水平遭遇挑战、满期给付和退保突出等问题;同时,保险公司的承保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财产险中非车险险种分化明显、人身险个人代理投入成本上升、银保期缴增长乏力、部分保险公司存在较大经营压力、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渠道放开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能力要求更高等也是目前保险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而据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最新出炉的《中国财险业的年度展望报告2015》显示,由于汽车销售减少,同时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导致费率下降,穆迪预计财险总保费的增长率将低于2014年的16.4%。

穆迪助理副总裁吴杰佩称:“中国经济放缓和车险费率市场化持续会使财险业的核心车险业务面临越来越大的承保挑战。”

“此外,中国推出第二代偿付能力机制亦将鼓励较成熟的财险公司寻求非车险业务的增长机遇,实力较弱的运营者会考虑进行整合。”吴杰佩补充道。

美亚保险泪别中国车险业务 中资也不好受

近期,美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媒体发出了退出中国车险业务的声明。

“美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近一个世纪前创立于上海,对于中国的市场和客户的承诺始终如一。经过谨慎的思考和评估,我们决定调整中国市场的业务重心,未来将更专注境外旅游和跨境服务等相关业务的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将暂时全面停止车险业务。美亚保险将始终本着客户至上原则,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客户利益和服务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美亚在声明中表示。

据媒体报道,投入大,产出少,亏损严重,是外资险企萌生退意的主要原因。从2014年年报可以看出,有车险保费数据可查的外资险企共有12家,而其承保利润无一例外均为亏损。其中,安盛天平车险承保亏损3.06亿元,利宝保险亏损1.95亿元,三星财产(中国)亏损1.2亿元。不过,大部分公司的亏损额低于保费收入,但个别公司的亏损额远高于保费收入。

外资险企在熬日子,中资险企的车险业务也并非香饽饽。据OK保险网查阅险企年报,2014年中国险企车险承保亏损超过10亿元,经营车险的公司中,亏损的超过八成。人保平安太保等“老七家”中也有4家公司车险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其中太保财险的车险承保亏损最严重,综合成本率达到了102%。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无论是中资险企还是外资险企,对车险的发展模式都是一筹莫展。而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在六地试点,随着试点的推进及铺开,今后车险定价模式将更加精准,中外险企能否发挥其在精准定价、精准营销方面的下苦功,或将成为其能够突破瓶颈的关键。

(作者系 OK保险网 李恪)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