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半年赚百亿!“二师兄”还能再飞一会,猪企已经快上天了 | Investing.com

[2021-01-28 00:57:2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54108半年赚百亿! 二师兄 还能再飞一会,猪企已经快上天了提供者 格隆汇 | 2020年7月15日 16:20 1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54108 半年赚百亿! 二师兄 还能再飞一会,猪企已经快上天了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0年7月15日 16:20

1、猪价飙升,牧原半年赚百亿

这几天上市猪企的上半年业绩预告相继出炉,收益之大远超往年水平,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句:养猪真赚钱!
除傲农生物还未公布具体业绩,上市猪企上半年均有大幅盈利增长。
据统计,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上半年盈利预增都超过10亿元,其中牧原是唯一一家超过百亿的公司。
2019年牧原股份实现139.06亿元的净利润,当时惊呆了很多小伙伴,这次的成绩更是亮眼。
据公司公告,上半年牧原股份预计盈利达105亿-110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6亿元。公司上半年共销售生猪678.1万头,同比增长16.61%,销售收入为207.20亿元,同比增长202.17%。
image.png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温氏股份紧随其后,上半年销售肉猪486.58万头,预计盈利40亿元-42.5亿元,同比增长189.24%-207.32%。
新希望预计上半年盈利31.5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约101.68%-104.88%。公司当期生猪销量为212.29万头,同比增长58.01%;销售收入为74.1亿元,同比增长246.59%。
在增长规模上,除禾丰牧业外,增幅均超过100%,其中有4家猪企预增在10倍左右。大北农最夸张,上半年的预计增幅在2279.39%-3171.66%,正邦科技为954.79%-991.16%,金新农为854.48%-1028.02%,唐人神为788.58%-899.66%。
可以说,养猪大佬们上半年是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主要受益于“二师兄”身价的飙升。
在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双重叠加之下,国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加之欧美疫情导致进口猪肉受限,供给面偏紧,生猪销售价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区间。
数据显示,2019年5月底起猪肉平均批发价持续上涨,在2019年10月底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滑,11月底起又持续上涨,在2020年2月中旬再次下滑,但在5月底,猪肉价格又触底回升。截至7月10日,我国生猪价格为37.1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17.43元/公斤涨了约217.1%。image.png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此外,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叠加上半年的节日效应刺激了猪肉消费需求的释放,并且因为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和资金、技术、疾病防范等优势,上市猪企的产能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销售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资本市场上,这些上市猪企也大把钱入袋。2019年到现在,30只猪肉概念股中有16只涨幅超过100%,其中牧原股份更是达到惊人的481%,市值增加了2532亿元,以3609亿元的市值成为“猪王”。image.pngimage.png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猪价易涨难跌,业绩增长有保障
当然,现在市场和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下半年大佬们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增速。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但参考猪肉价格走势和猪企的产能,下半年大概率能延续高速增长。
具体来看,下半年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几个:
第一,养殖新规。根据农村农业部的相关公告,下半年开始将对养殖行业的饲料、畜禽废弃物环保处理进行严格要求。这类规定的实行,对农村散户养殖并会产生极大的冲击:不允许饲料中非必须的添加剂会大量延后生猪出栏的时间(以往大多数养殖户会使用带有添加剂的饲料快速催熟畜禽),而废弃物处理对散户养殖的要求更高,相应的设施、流程和管理会带来不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image.pngimage.png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但散户还是占据主要份额,达到50%左右,产业集中度非常之低。2019年猪企龙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1025.33万头,仅占全国总出栏量的1. 88%,其他猪企的市占率更小。
散户的产能受到压制,国内的生猪供应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第二、南方洪汛、海外疫情。下半年开始,南方地区连续强降雨,多地出现洪汛,生猪产能受到拖累,部分地区因为天气出现猪源断档的现象。天风证券研报显示,近期华南地区受雨季强降水影响,能繁母猪产能再度下滑,月度环比下降3.87%,西南地区月度环比下降3.04%。
猪肉进口方面也难以乐观,由于欧美各国的疫情依旧严重,许多屠宰场和大型肉类加工厂先后关闭,加上运输条件受限,进口猪肉的成本很难降下来。
第三、国内生猪产能恢复程度。从基本面来说,去年10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开始回升,中间因为疫情再度下行,现在国内疫情稳定后,出栏量开始恢复,但离去年猪瘟爆发前的水平还相差较大。
从生猪供给的末端——屠宰量可以看到,2月份开始全国生猪屠宰量触底回升,5月为1385.21万头,去年同期为1915.35万头,还相差27.7%左右。
image.png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另外,猪肉价格的飙升也吸引了许多养殖企业和散户进场。启信宝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到7月份有41596家新注册的养猪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75%。但是一般仔猪到出栏需要6到7个月的时间,加上养殖新规政策的打击,11月之前都难以形成有效供给。
所以,总的来看,现在国内的生猪产能在快速回复,但是出栏量预计会集中在今年最后两个月,短期内还会是供给偏紧的状态,不存在使得猪价大幅下滑的基础。
另一方面,上市猪企的优势会在下半年更加凸显。在资金、技术的支持下,生猪产能能够率先恢复,加上去年下半年各大猪企出现了大面积补栏,下半年的出栏量预计迎来大幅增长。
牧原股份2020年出栏计划为1750万头至2000万头,上半年销量为678.1万头;
正邦科技2020年出栏计划为900-1100万头,上半年销量为272.54万头;
新希望2020年出栏目标为800万头,上半年销量为212.29万头;
……
高价、高产量保证了下半年上市猪企的增长延续。
3、猪周期与博弈论
“二师兄”如此金贵,也不禁让人想到:这次又有不少人要“辞职养猪”了。
养猪公司注册数3个月增加了175%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更不用说外面还有大量的散户。
所有行业几乎都有个“周期”的说法,养猪也是一样,所谓的“猪周期”就是: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大量补栏——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剧增——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
以往行业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在走,非洲猪瘟和疫情这两只“黑天鹅”的出现中断了原来运行中的周期,但又开启了下一个周期。
现在大家开始一窝蜂地跑去养猪,目测过段时间就要进入猪周期的下半部分了:供给过剩,猪价下跌。
这样一看,又有不少人要亏钱跑路了。
有人会问,既然这个周期实实在在存在,为什么搞养殖的不在周期的底部扩产,然后等到周期顶部大赚一笔?
像前面说的,我国养猪还是以散户为主,尤其是农村地区,大部分养殖户只会根据价高时增、价低时减,不懂这样的理论,图个辛苦钱罢了。但就算懂,我想大部分人也还是会选择顺势而为,毕竟肉贵的时候养猪的风险看起来似乎风险就要小得多。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这个时代聪明人太多,然后大家显得就没那么聪明了。
这是个博弈的问题,看到猪肉价格高涨,以前的想法是:这次我要下海养猪!现在的想法是:又有傻X要去养猪了……
朴实的想法:肉涨价了,养猪肯定赚钱!
博弈的第一层:肉贵了,一定会有很多人要去养猪,现在去随大流的都是炮灰。
博弈的第二层:大家都不想当炮灰,我现在入场一定能赚钱!
博弈的第三层:他们都以为自己比别人多想一步,现在上车肯定撞上。
……
但是永远有人会去追涨,也永远有人会亏惨。
归根到底,赚大头的从来都是少数,抱团的就有优势了。
一轮一轮的周期下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没什么优势的散户们在周期的底部不断被抛出,而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逐渐替代散户,这也正符合政策意向,是大势所趋。
现在是散户主导市场,所以大猪企们只管扩张就好,等他们替代掉散户占有的50%市场份额后,自然就成了现在的散户。
来来去去,规律一直都在,变的只是玩家。
4、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半年国内生猪产能依然受限,猪价很难会出现大跌的情况,猪企的业绩预期还是比较明朗的。
两轮“黑天鹅”下来,大量中小散户相继离场,市场留出许多空白,猪肉的长期高位运行后续也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大量玩家入局,行业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站上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现在猪真的站在了风口,而且还能再飞一会,大猪企们应该快要上天了。


陶川 哪些受益,哪些受损?——分行业测算“就地过年”对一季度GDP增速影响 提供者 陶川 - 2021年1月27日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屈庆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格隆汇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