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2月26日讯(山东台新闻中心记者 刘骏 郭鹏 威海台记者 杨砚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 共享 理念时指出: 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必须使社会政策起到托底作用。 目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仍然是阻碍广大患者顺利就医的 顽疾 ,怎样在政策上寻求突破,为群众的生命健康 托底 ?威海做出了探索。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28岁的荣成小伙儿孙海龙,两年前患上尿毒症,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是他活下去的保证。一年下来,光血透费就将近10万元。尽管加入了城镇职工医保,但个人自付的部分仍然让他举步维艰。而与此同时,医院院长们也在发愁。
威海市中医院院长兰胜才: (医保基金)打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到年底的时候,剩不了几个钱,钱花在不一定十分要紧的地方了,把过多的医疗资金支付了。
近年来,医保基金的结算办法主要是 总额预付 ,也就是按照前一年度的数据,把新一年的费用提前打包划拨给医院,总额控制、包干使用。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医疗费用的盲目暴增,但是用于管理上相对 粗放 ,医疗费用仍然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
威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主任王吉会: 社(医)保基金是给老百姓(603883,股吧)购买服务的,而这种服务是一种特殊服务,必须依赖医疗机构这种平台,非常主动地来控制费用。医疗机构这种平台的积极性发挥不好,你这个服务怎么能保障呢?
怎样让医院从 被动 变 主动 呢?威海社保部门从政策上 破冰 ,提出 定额结算 的医保支付办法:核定出每个病种的合理收费标准,每月与医院结算,超支部分由医院自付、结余部分则留给医院。
威海市中医院院长兰胜才: 给了我们方向,管理上我们有针对性。发挥医生的作用,不要乱开药,不要开大处方,不要增加病人不必要的检查。你省下的钱,院方就可以用于再来年的发展基金。
要让医院有动力,更要让患者得实惠。在最关键的 定价 环节,社保工作人员通过到医院实地调查、召开院长座谈会、与药品器械供应商谈判等方法,一步步挤出虚高价格里的 水分 。
威海市社保中心稽查科科长鞠立世: 剔除不合理的费用,材料也好,药品也好,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压缩费用,有多大的空间。这样的话,我们进一步分析,拿出一个对这种病,我们认为相对合理的数据。
以尿毒症肾透析为例,经过反复核算、谈判,最终确定的价格比原来压低了30%。挤出来的 水分 ,社保中心又把它变成 红利 用在了患者身上,在威海,参保职工的肾透析报销比例由90%提高到100%、参保居民由50%提高到80%,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威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主任王吉会: 我们的想法就是要花最少的钱,来购买最好的最优质的服务。
2015年,威海市纳入 定额结算 范围的病种共有31个,累计为3万名参保人员减负2.5亿多元。而今年,定额结算病种又扩大到81个。
延伸阅读 济宁居民社保卡 一卡多用 即是医保卡也是银行卡德州两会代表委员:为治霾、医保、食品安全热点支招济南职工医保待遇调整开征民意 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拟提高山东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并轨 参保人数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