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养老保险 食品安全 收入分配 民生问题是百姓最关心的热点-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1:18:3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推出两会热点大型调查。24个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百姓关注热点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高度契合。百姓所呼,正是党和政府所为。 民生问题百姓最为关心 调查数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推出两会热点大型调查。24个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百姓关注热点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高度契合。百姓所呼,正是党和政府所为。养老保险 食品安全 收入分配 民生问题是百姓最关心的热点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推出两会热点大型调查。24个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百姓关注热点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高度契合。百姓所呼,正是党和政府所为。

民生问题百姓最为关心

调查数据表明,民生问题是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与往年相比,脱贫攻坚的话题热度空前,占比4.25%。“十三五”规划关于“共享”发展理念、“共同富裕”、“获得感”的明晰表述,凸显了中央力补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的决心。实施精准扶贫、5年脱贫7000万的紧迫目标,让人们对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充满期待。

公众普遍关注供给侧改革

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再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2016年供给侧改革将如何深入推进,在本次调查中受到公众普遍关注。

军改成网民关注新热点

2015年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幕开启。裁军30万、成立火箭军……军队改革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也成为网民关注的2016年两会新热点。

民众热烈回应依法治国

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开局之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预算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实施;司法体制改革强力推进,立案登记制实施、防司法干预新规出台、人民陪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获得民众热烈回应。2016年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从今年的调查数据看,人们对拥有更多公平正义获得感依然充满期待。

一带一路”持续走稳

持续走稳的还有“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国家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成为网民持续关注的热点。

食品、空气话题稳中有升

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安全、空气质量话题比之去年稳中有升,分别跃居热点排行第二位和第四位。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重拳出击,“雾霾治理入法”、“按日计罚”、“食品不合格赔偿保底千元”等条款,都体现出党中央对人民健康问题高度重视。

反腐倡廉取得显著成效“反腐倡廉”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从第二位降至第五位。关注度的相对下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反腐的显著成效。2015年,中央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落马高官密集开审,金融等领域老虎接连落马,“猎狐”“天网”行动捷报频传,人们的关注目光更多地投向打“苍蝇”、常态化反腐和制度反腐。2015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40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其中20人被提起公诉。

简政放权、创新创业

简政放权、创新创业话题关注度虽稳中有降,但仍居前十位之列。2015年中央继续推动简政放权,5月更提出五个“再砍掉一批”,同时强力整治“红顶中介”,释放了市场活力,得到民众的强力支持。休学离岗创业新规、科研经费分配新办法、减少职业资格许可与认定等系列措施的出台,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生水起,渐成常态。

“上下同欲者胜”。两会热点“温度计”呈现出民众对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热切关注与殷殷期许,网民关注度与党中央正努力推进的重点工作高度契合。契合点就是“公约数”,令人信服地显示了党中央决策的民意基础。

代表委员议政录

代表委员热议“五大重点任务”

“一刀切”式调控已不能

适应房地产市场变化“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发力攻坚。

如何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考验着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能力,决定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景,成为前来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及专家关注的焦点。

去产能

是非常痛苦的过程

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经济步入新常态后,这个问题越发成为转型升级的羁绊。“去产能是五大任务之首。这个问题不解决,去杠杆、去库存等其他问题也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一语中的。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就是要把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中释放出来,并通过创业创新为新兴产业输送更多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去产能,关键在于落实。

辜胜阻说,去产能会带来失业和税收减少等问题,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关键要做好社会政策兜底。同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有效对冲去产能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压力。

去库存

三、四线城市是焦点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火爆、房价持续上涨,而不少二线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却依然“寒意十足”。

“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增加了去库存的难度和复杂性。”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说,一线城市本身具有较强的“虹吸效应”,房价上涨有一定基础。但非理性上涨显然不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并透支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

“现阶段三、四线城市是去库存的焦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建议,要发展批量化租赁市场,在人口净流出地区控制房地产用地供给量,并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政策优惠。

在市场分化加剧背景下,“一刀切”式的调控手段已不能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改革和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要把投资型市场与自住和改善型市场区分开来。

去杠杆

守好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银行贷款不良率抬头,“去杠杆”压力进一步增强。

通俗地说,杠杆率就是债务负债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中国债务水平需要引起警惕,既要防止过高债务率可能造成的问题,也要审慎分析中国国情,寻找一条道路逐步缓解这样的现象。

“金融风险点多面广,相互传染,要高度重视当前金融领域各种风险点。”辜胜阻代表说,这需要把握好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要更多用市场化方法去产能,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关键还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通过提高经济总量"分母"来降低杠杆率。”

降成本

让企业“轻装上阵”

“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成本居高不下,高昂的成本挤占了企业狭窄的利润空间。”辜胜阻代表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企业面临的融资贵、税负重、用工难、隐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仅为5%出头,而仅贷款利息一项通常就会超过5%。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兰建议,在已采取一系列减税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企业减税力度,提振企业家信心和发展动力,调动企业家投资实业的积极性。

辜胜阻代表说,稳固经济增长之基,要打好削减实体经济成本的“组合拳”,让企业“轻装上阵”。

补短板

百姓对教育、养老等领域的需求升级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最薄弱的环节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说,当前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百姓对教育、养老、医疗、旅游、文化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升级,这些都是补短板的主要领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有压有保,有减有加。”辜胜阻代表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补短板可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发力点。(新华社)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