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焰4日对记者表示,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保障、经济补偿和社会治理机制,在保护贫困地区生产力,提升贫困群体再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服务可及性等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是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的可资利用的重要金融工具。
为充分发挥保险功能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服务推进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吴焰提出多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把精准扶贫落实到发展生产上。在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成本、保产量的基础上,鼓励保险机构针对贫困地区开发保价格、保收入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保险和特色农险产品,切实提高对贫困地区生产力保护。同时,充分利用WTO“绿箱”规则,进一步扩大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和范围,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专项支持力度,减轻贫困地区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免除贫困地区农户自缴保费。
二是进一步创新救助资金发放方式,把精准扶贫落实到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上。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为困难群众提供商业医疗救助保险,改变传统按人头平均发放救助资金的方式,借助保险公司的专业能力,将救助基金支付给那些看病后自付比例较高的贫困人员,扭转过往医疗救助基金大量结余状况,提升救助基金的使用效率,防止群众因病致贫返贫。
三是进一步加大推广农村银保互动机制,把精准扶贫落实到打通金融支持上。明确农业保险保单质押的法律属性,激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链。在贫困地区复制推广“农户+财政+保险+银行”模式,面向贫困群体提供免担保、免抵押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在发展贷款保证保险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自有资金或募集社会资本,采取助贷模式或专项基金等方式,直接投向“三农”,强化对贫困农户资金支持。
四是进一步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模式,把精准扶贫落实到支持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加重视发挥保险的资本融通功能,把保险资金运用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鼓励通过债权、股权投资基金等形式,为欠发达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稳定、可持续、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