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季,整个保险行业2015年的变化一目了然。保费端的关键词是转型,资产端的关键词是资产荒下广拓展。
近几日公布业绩的保险公司代表了保险行业的一面,即保险“航母”们纷纷选择深化转型,稳健投资,而保险行业的另一边则是中小公司大干快上,抢占市场份额。
2015年的投资收益和行业大趋势一样,非常亮眼。而资产荒下如何开拓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也成为保险公司资产端的主题。
产品端:深转型
埋头几年的结构调整和转型,让几家大险企开始初尝甜头。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2015年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2.20%,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重为52.64%。
新华保险年报显示,2015年实现寿险业务收入1118.59亿元,同比增长 1.8%;其中新单保费收入523.39亿元,同比增长18.7%;首年期交保费收入167.65亿元,同比增长40.4%。
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里,保险业正处在历史上盈利最好的阶段。从年报披露数据来看,中国太保以60%的净利润增速领先。有分析称,在寿险方面,尽管几大巨头都录得了千亿元级别的保费收入,但其增速远远低于行业水准,而巨头们的市场份额都有所下降。
这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及转型不无关系。2015年,保险行业出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小寿险公司增长高于行业3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行业高速增长引擎。不过,近日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则将可能改变目前市场不健康的发展状况,保监会要求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超过限额的保险公司应立即停止销售。
投资端:广拓展
保险资金正不断从幕后走向台前,几笔重磅的并购案后,全世界都知晓了中国的保险资金这一名头。
从2015年的投资业绩来看,上市保险公司成果斐然。从总投资收益率来看,均在6%以上。分别为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为7.8%、新华保险7.5%、中国人保7.3%、中国太保7.3%、中国人寿6.24%。去年保险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56%。
从投资大类结构来看,从投资资产比例来看,中国太保2015年末的权益投资占比为14.4%,低于中国平安的16.2%、中国人寿的17.99%及新华保险的18%,其中股票占投资资产的比例仅为3.9%,大幅低于中国平安期末的7.2%。
另类投资的上升则成为大趋势,截至2015年末,中国太保对于包括理财产品、基础设施计划、信托集合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在内的非标资产投资余额为1030.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在投资资产中的占比达到12.1%。新华保险的信托计划、债权计划及资产支持计划占比达到了15.6%。
中国人保方面,资产管理分部在传统股权、债权产品开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模式。
另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9月底,2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6家养老险公司通过专户和产品方式,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共计人民币10.54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约8.11万亿元,占76.94%,占全行业总资产的78.01%;非保险资金约人民币2.43万亿元,占23.06%。还有一类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正按照市场化理念和模式塑造提升。据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