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十三五”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保险中心-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1:30:0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记者近日从上海保险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论坛上获悉,“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2015年,上海保险业保费收入1125.16亿元,是2010年保费收入的1.61倍,年均

记者近日从上海保险业“十二五”发展回顾与“十三五”展望论坛上获悉,“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2015年,上海保险业保费收入1125.16亿元,是2010年保费收入的1.61倍,年均增长率10.08%。同时,2015年,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4.5%和4658.55元/人,位居全国前列,比2010年末分别增加了0.37个百分点和1633.55元/人。“十三五”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保险中心,提升在全球保险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并为保险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创造更好环境。

据悉,“十二五”时期,在中国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保险业以启动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为战略契机,推动中国(上海)保险交易所获批筹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落户,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逐渐形成;以制度创新为导向,率先实施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等系列重大改革,监管改革驱动行业创新发展成为新常态;以保险“新国十条”上海实施意见为主线,全力服务上海“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积极服务特大型城市治理和民生工程,在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实现了行业自身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上海保险机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传统功能基本齐备,创新功能有效培育拓展。

全国性保险要素集聚全国首家专业性航运保险协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在沪成立;全国第一个创新型保险要素市场——中国(上海)保险交易所获批筹建;预计规模3000亿元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落户上海,有效提升了上海保险市场的层次和能级,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夯实基础。

创新型保险机构汇聚

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首家专业养老资产管理公司太平洋养老资产管理、首家高端合资健康保险公司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首家混合所有制保险企业上海人寿等新型机构纷纷落户上海。

功能型保险机构齐聚

全国乃至全球知名保险企业相继在沪铺设战略性机构。11家上海航运保险运营中心相继成立,功能性保险机构数量近70家,覆盖包括航运保险、资金运用、数据后援、电销运营和审计研发等诸多领域。美国国际集团(AIG)在上海设立其全球最大的智库机构——上海分析中心,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安盛(AXA)宣布在沪设立首个亚洲创新实验室。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在沪保险总公司55家,比2010年末增加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沪保险分公司95家,比2010年末增加28家。在沪保险中介法人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从2010年末208家增至2015年末215家。上海形成了综合性与专业性齐头并进,保险法人公司和分支机构共济并存,原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和保险中介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

展望“十三五”,上海将基本建成国际保险中心。围绕这一目标,上海确定了“十三五”期间保险业发展的六大任务。一是改革开放,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二是创新驱动,助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拓展服务,构筑民生保障支撑。四是发挥功用,服务特大城市治理创新。五是加强监管,筑牢风险防范底线。六是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