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一月热闹俱往矣,二月数据需慎观--1月金融数据点评 | Investing.com

[2021-01-28 01:31:5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47668一月热闹俱往矣,二月数据需慎观--1月金融数据点评提供者 张瑜 | 2020年2月21日 08:40 202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47668 一月热闹俱往矣,二月数据需慎观--1月金融数据点评 提供者 张瑜  | 2020年2月21日 08:40

2020年1月新增社融5.07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3.34万亿,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0%。

一、一月热闹俱往矣,二月数据需慎观

1月金融数据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不仅新增社融5.07万亿同比多增,居民企业长贷也双双创历史新高。但热闹是春节前的,疫情的冲击基本来不及显现。集中反映疫情影响和政策对冲效果的2月将更值得关注。我们预计在地低基数与疫情防控的货币政策下,社融增速虽然面临下行但压力有限。但真正反映企业经济活力的M1或将继续在0%附近停摆

(一)低基数与疫情防控,社融面临下行但压力有限

首先,疫情冲击之下,社融是否存在由1月天量转向暴跌可能?我们认为2月社融存在下行压力,但下行空间有限。一是低基数效应:2月和10月历来是年内新增社融的低位,2019年2月新增社融近1万亿左右,为当前的社融增速营造了低基数环境。二是疫情防控下信贷的支持: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银行系统向疫情相关企业投放了大额贷款。2月央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以名单制管理的方式,直接通过银行向名单内企业投放利率不高于3.15%的贷款。根据银保监会,截至2月14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金额超过5370亿元,而2019年2月新增信贷总额不过8858亿元。

分项来看,下行压力或主要集中于居民信贷和票据融资。居民端,居民长贷受地产销售暂停影响,按揭贷款或明显收缩,居民短贷受交通封锁、二三产经营暂停等影响,亦现负增长。票据融资方面,2月多地复工延后,中小企业的生产活动全面叫停,开票融资需求熄火。而其余各项中,表外融资去年同期收缩3649亿形成低基数,直接融资则有企业战疫债券和 再融资 新政助力,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充裕,同比形成拖累可能有限,甚至有望反向对冲下行压力。

(二)复工滞缓,M1停靠0%

但新增社融的抗压性是否意味经济的快速反弹?我们认为疫情冲击下,反映经济活力的M1仍将停摆在0%附近。

在报告《经济有近忧,金融无大险,冷春过后自然暖 基于疫情影响的三大评估与两大展望20200201》中,我们就曾提到,春节后企业延迟复工、售楼活动暂停、建筑工地停工等问题或将重挫M1。尤其是商品房销售暂停对M1将造成沉痛损伤,对比2012年1-2月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下跌至-20%,M1由上年末7.9%下跌至2月4.3%的情况。今年开年在疫情影响下多地售楼活动暂停,即便后续疫情有所好转,预计销售活动难在当月好转,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下行情况或较2012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说,疫情的冲击打破了春节后居民端现金流向企业端回流的循环,即便有社融勉力做支撑,在企业延迟复工、建筑工地停工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暂停将使得资金瘀滞,M1搁浅。而根据我们的复工跟踪报告《复工的三个概念辨析》,2月下旬二产实际产能复工率或仅在30%-50%之间,结合三产的复工节奏更为滞缓。而对比之下,去年同期一季度M1正迎来直线上行的 小阳春 ,即便后续伴随二产赶工、基建加码M1得以复苏,上升空间也十分有限。

也正因如此,在M1面临负增长风险,中小企业(尤其是消费行业)面临现金流中断的压力下,维持社融增速稳定,为企业留住融资窗口,对于保住经济有生力量有着重要意义。M1在0点多停摆一日,意味更多企业在资金生死线上多挣扎一日。

(三)货币政策:加码逆周期调控,维持流动性充裕

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到科学稳健进行逆周期调控,一个标准在于M2和社融增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广义货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略高于GDP名义增速,以避免经济的负向循环。

预计货币政策未来一季度定向降准可期,通过定向降准,一方面可为银行补充资金支持小微贷款投放(对比当前的信贷投放重点还在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另一方面可配合财政发力做好流动性支持。此外,LPR仍留有10bp左右降息空间,将进一步刺激信贷增长。结合我们测算,后续为帮助经济从疫情中恢复,财政方面为实施补贴、贴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或还需增支减收2180-7230亿元。财政端支出持续发力,货币端逆周期调控加强,有利于支撑M2增速平稳运行。

二、1月数据:社融增速平稳,M1断崖下跌

(一)社融:政府债券融资助天量

1月新增社融按新口径5.07万亿,同比多增3900亿,环比多增近3万亿,存量同比持平于10.7%。表内人民币贷款、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增量均稍弱于去年同期高峰,但政府债券融资以一己之力支撑1月社融维持天量。

细项数据看,向实体投放的人民币贷款1月新增3.49万亿元,同比少增744亿元,环比多增2.4万亿。表外融资1月新增1809亿元,同比少增近1600亿元,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有明显新增,但增量难达去年同期高峰。其中委托贷款存量收缩26亿元(前值:收缩131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32亿元(前值:收缩109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新增1403亿元(前值:新增951亿元)。

1月直接融资4474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3865亿元,股票融资609亿,尽管整体环比多增1400亿元,但较去年同期的债券融资高峰依然少增644亿。此外,政府债券1月报7613亿元,同比多增5913亿元,基本为地方政府债券贡献。

(二)信贷:实体长贷创高峰,票据仅略逊于同比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34万亿,同比多增1109亿元。企业长贷(新增1.66万亿)、居民长贷(新增7491亿元)均创下历史高峰,惟票据融资略逊于去年同期高点,足见春节疫情前经济动能的回升。

居民长贷1月新增7491亿元,同比多增522亿,11月20日LPR5年期利率下调5bp对于居民长贷的刺激仍在显现。但2月疫情下房企销售暂停,预计居民长贷或有断崖下跌风险。1月居民短贷1月收缩1149亿,同比形成拖累,但实际上对比去年春节月少减近1800亿。

企业部门短贷新增7699亿元,同比多增1780亿元。企业长贷新增1.66万亿,创历史高峰,同比多增2600亿。可见春节疫情之前,经济活力初步恢复,政府融资需求回暖、贸易战谈判缓和、出口见底回升的环境带动了企业融资意愿回暖。表内票据融资1月新增近3600亿元,虽然略逊于去年同期高峰,但亦属近年来高位。

(三)存款:春节效应叠加疫情干扰,M1急下行

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总量新增2.88万亿元,同比少增3900亿元。其中财政存款1月新增4000亿,同比少增1335亿。1月春节月,企业存款大幅支出向居民部门转移,企业活期存款收缩1.6万亿,同比少增1.2万亿元,居民存款新增4.24万亿,同比多增3800亿元。

由于春节月企业部门现金流的转移,叠加疫情下消费服行业停业从而遏制了部分居民消费支出,1月M1迅速回落至0附近(前值4.4%)。另外,受1月表内贷款与表外融资略逊于去年同期影响,M2增速亦小幅下行至8.4%(前值8.7%)。


陶川 哪些受益,哪些受损?——分行业测算“就地过年”对一季度GDP增速影响 提供者 陶川 - 2021年1月27日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屈庆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格隆汇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