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国太保(601601)公布2016年度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4.4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22.0亿元,同比下降55.2%;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9442.4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2%。
点评:
1、保费增幅大幅提升,个险渠道贡献突出
太保寿险2016年一季度的保费收入实现了 质量双升 。一季度保费收入达到523.5亿元,同比增长38.1%,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在公司 可持续价值增长 理念的指导下,其个险渠道的资源投入和经营效率有了大幅提升。2015年中国太保的月均代理人规模达到48.2万人,同比增长率达到40.1%,创历史新高。
代理人规模的扩张效应在2016年一季度开始显现。个险渠道的保费收入增速达到464.0亿元,同比增长46.9%,占比达到88.6%,提升5.3个百分点。个险保费中久期较长的期缴业务的保费收入达到174.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5.2%。
2、保费结构优化显著
太保财险在承保端于2015年重回盈利区间,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电网销、交叉销售等新渠道的业绩贡献突出,收入贡献占比达到23.4%。
3、权益类资产规模下降,投资收益拉低业绩增速
受到一季度权益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中国太保2016年一季度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下降明显。其中,一季度实现的投资收益为111.7亿元,同比下降26.4%。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增值由2015年一季度的浮盈7.3亿元下降到2016年一季度的浮亏6.1亿元。综合收益(主要是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增值项)由2015年一季度的浮盈66.2亿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浮亏0.2亿元。
同时,体现在资产配置方面,股票基金类资产的规模下降明显,其中基金类资产规模较年初减少8.5%,股票类资产的规模较年初减少10.2%。
4、准备金计提大幅增加,偿付能力保持稳定
中国太保2016年一季度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17.8亿元,同比81.1%;提取的保险责任准备金为298.7亿元,同比增长76.8%。
分析师认为,责任准备金计提的大幅增加可能是750日移动均线持续降低导致的准备金假定利率下调所致。
经营风险方面,公司一季度的退保金仅为46.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61.2%,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大幅降低。三家子公司太保安联健康险/太保寿险/太保财险的偿付能力分别为1015%/257%/253%,远高于监管红线要求,偿付能力保持稳健。
投资建议:
虽然短期内的资本市场波动和利率下行导致业绩下滑明显,但分析师长期看好中国太保的未来发展。
寿险业务方面,公司的 大个险 战略成果显著,代理人渠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保费的高质量快速增长。
财险业务方面,公司正经历业绩的触底反弹期,保险业务重回盈利区间,规模增速也逐渐从谷底回升。
经营风险方面,公司在保险行业进入集中给付期的大环境下,其退保金额逆势下行,体现出较好的历史保费结构。
预计16-18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33.3/149.9/170.3亿元,增速分别为-24.8%/12.4%/13.6%,目前P/EV为1.22,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给予 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