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5月19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赵春燕
加大保险资管行业的研究力度和人才培养,是提升保险资管行业竞争力和活力的有效之举,是促进行业更好地服务保险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关键所在,各公司应予充分重视,并开展多种实践尝试,比如建立专门的研究部门、成立专职的研究团队、设立首席经济学家等。
日前,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主办的 2016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学术成果发布与研讨会 在北京举办。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上述会议上表示,保险资管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保险资管行业研究和人才培养。
陈文辉称,保险资管行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业人才团队。保险资管行业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行业资产管理收益率不断上升、投资领域不断扩展、支持保险业和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但最大的成功是,培养了一支非常优秀的、享有一定市场声誉的资管队伍。
陈文辉还提出三点希望:希望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提升保险资管行业研究水平上下功夫,切实推动解决行业现存的专业人才本领短缺、能力恐慌等问题;希望全行业关注研究、重视研究,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希望保险资管行业研究水平、研究能力再上新台阶。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上述会议上发表了《保险公司的证券化与保险资金的证券化投资》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所有资产当它货币化、资本化、证券化时,实质上反映出市场化的内在要求;只有抓住了这一逻辑,才能够对资本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在保险公司进行证券化的进程中,其成效取决自身股本的杠杆率发挥的程度,也取决于治理结构的变革的程度。而现代合伙人制度则是将股权杠杆和治理结构放置在同一个维度之中去思考,从而激发出最大的效应。
王忠民强调,在投资不断深化和多维的证券化的市场,对保险投资来说,一定是要选择证券化。只有形成足够大的证券化的市场,这样的机构才有足够的可投资的空间,而中国的证券化逻辑还有更深远的未来。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