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保险理念中,保险并非必需品,而互联网保险的出现开始改变这种窘境。慧择是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保险网销平台,马存军认为,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在整合保险产品的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需求,可以在用户与保险公司之间创造最大价值。
参与慧择B轮融资的万融时代资本执行总经理李锐表示,“第三方互联网机构独立于保险企业与用户,以独立的视角改变传统保险行业销售为先导的现状,促使行业回归到产品服务驱动发展的轨道上。”目前,慧择网、众安保险、大特保等互联网保险平台相继跻身融资“亿元俱乐部”。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互联网保险市场可能将见证整体融资并购金额超过50亿美元的局面。“现在资本越来越关注互联网保险,B轮融资过后,还有很多风投在跟我们对接。随着各路资本纷纷进驻,互联网保险市场千亿级平台一定会出现。”马存军说。
如今,保险是金融领域唯一一个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保险市场仍将释放活力。数据显示,互联网保费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0.2%上升到2015年的9.2%。
马存军认为,中国的“80后”“90后”一代是互联网保险消费的“原住民”,这批用户群的崛起,让互联网保险的窗口期到来。“网民数量增多、互联网带动下的消费人群不断增长、互联网保险用户基数持续扩大。“80、90后”互联网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利于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渗透。”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统计,80、90后的年轻网络消费主力,互联网保险购买意愿已经达到20.2%,相比线下传统用户的4.7%有显著超越的趋势。“互联网保险平台不仅是简单地做保险产品的买卖,要做的是专业的智能服务型平台,根据终端客户的实际需求,介入产品设计、定价、理赔等环节,构建一个"产品+服务+渠道"的保险生态系统闭环。”马存军说。 (经参)
链接
保监会开评系统重要性机构16险企入围数据报送名单
为防范保险业风险、提升治理水平和危机处置能力,保监会启动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制度建设,如今该项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数据征集阶段。
5月26日,保监会发布开展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Domestic SystemicallyImportant Insurer,以下简称“DSII”)评定数据收集工作通知,16家企业入围数据报送名单。根据要求,这几家险企将上报公司2015年的各项数据,例如财务报表、集团并表数据等。所谓的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是对金融保险体系有重要影响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其内部经营活动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也就是那些“大而不能倒”的险企。这一词语兴起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 (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