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慧择保险网:能让保险公司回归初心吗?-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1:47:1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文/本刊记者 刘琳2006年,马存军离开供职了10年的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财产保险公司,带领团队正式创建了慧择保险网。马存军说:“我们希望用自己多年的‘重’与‘慢’,能够在未来换得用户的‘

文/本刊记者 刘琳

2006年,马存军离开供职了10年的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财产保险公司,带领团队正式创建了慧择保险网。

马存军说:“我们希望用自己多年的‘重’与‘慢’,能够在未来换得用户的‘轻’与‘快’。”经过十年的沉淀与发展,慧择的业务已经涉及险种开发、在线投保交易、风险评估、理赔协助等各个环节,是最大的一站式保险服务平台。

私家保险顾问

虽然保险是属于“高大上”的金融行业,但一想到保险推销员,相信很多人都会皱起眉头,中国的保险行业销售模式一直饱受诟病。很多时候消费者购买的保险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保险产品条款繁多,让很多缺乏专业知识的用户感到迷茫;用户在产品选择、理赔服务等问题上十分被动。

在中国,保险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是一体的。保险代理公司只是承销方,保险营销人员的目的是售出特定的保单,而非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站在消费者这边为他们着想。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受利益驱动他们想卖出更多产品,而理赔的时候则同样因为利益原因能不赔就不赔,能少赔就少赔。

“我们发现传统的保险很多时候其实逐渐远离了充满温暖和善意的本心。”他说,“慧择想要扮演的是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来为消费者服务。”

在马存军看来,慧择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很多便利。首先是缩短消费者的决策链条,提高决策效率。慧择把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都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展现、对比,消费者不需要再花很多时间搜集信息;而在选定产品后,消费者可以在慧择上直接进行跨公司的产品购买。其次,慧择把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汇集到同一个平台上,消费者在比较的情况下做决定更能够购买到性价比高,也更适合自身的保险产品。第三,在后期理赔时,保险公司则会为了自身利益尽量减少赔付金额,通过慧择选择保险,消费者又多了一个专业方协助理赔。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慧择扮演的是保险顾问的角色。一方面,慧择通过需求评测和智能研发,让保险产品的组合越来越智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几年中能够完全走向定制化。另一方面,慧择也设置了人工服务坐席,为用户提供问题解答和保险专业设计服务。3年内慧择要培养3000名具有专业保险服务素养的超级客服旗舰队,为用户提供保险咨询、购买、协助理赔等7×24小时一站式的服务。

“我们围绕用户痛点提供从最开始的保险咨询到最后的理赔协助全流程服务,成为用户的私家保险顾问,让消费者实现‘明明白白投保,轻轻松松理赔’。”马存军说。

“而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也有充足的理由和慧择合作,”马存军说。首先,慧择节约了保险公司的营销费用,提高了运营效率。第二,由于慧择和消费者直接接触,因此更加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而且能够观察到用户的跨平台行为,通过交叉验证,能够让慧择在风险防范上更有优势。

马存军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用户是保险诈骗,在线下他在三家不同的保险公司申请保险然后理赔,这三家保险公司是不知道的,而通过慧择就能轻易发现。在风险防控方面,慧择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如果某个用户购买的金额等出现异常也会触发警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传统产业的服务体系将能得到重新构建,信息透明度也会有巨大提高。同时,用户行为习惯也在渐渐改变,逐渐向线上迁移。马存军认为,在互联网保险行业,一个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为消费者服务的平台将会有巨大机会。

做综合性平台

网络上时不时能看到各种新奇的保险品种,例如“堵车险”、“挂科险”、“失眠险”等,有些险种十分“奇葩”,让人瞠目结舌。这些险种到底是创新还是噱头呢?马存军认为,保险的创新归根结底要符合保险的本质。

“我们经常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比如为什么需要退货险呢?为什么需要航班延误险呢?这样是否增加了社会的交易成本呢?本来应该通过不断完善商业服务来解决的问题现在用保险来解决,我觉得其合理性还是有争议的。”马存军说,“所以很多所谓创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保险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更多只是博眼球而已。”

马存军表示,慧择的口号是“用心传递保险善意”,会积极拥抱保险产品的创新,不过创新必须是“有价值、有内涵”的,而非肤浅的、博取眼球的创新。“所以我很不理解‘失眠险’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鼓励用户半夜拿起手机点击然后理赔,这完全不符合用户的根本利益,背离了保险的本质,失去了保险的‘善意’。”

马存军认为,互联网保险未来会有两个方向,一是场景型,二是平台型。场景型的互联网保险在各种场景下进行保险的营销以及服务,解决场景下某个点的风险诉求,例如在购买机票时的航空意外险;而平台型的互联网保险服务是为整体风险问题提供综合结局方案。

“消费者更多的需求其实是平时的生老病死风险,而场景性的互联网保险服务很难完全覆盖。”马存军指出。

所以他认为,未来最有价值的是综合性的互联网保险平台,要走向C2B的定制,只有综合性的平台才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这样的保险平台能够深刻洞察消费者跨公司的保险需求,拥有最丰富的消费者需求数据,在定制产品、进行风险管控中更有优势。

“保险其实就是大数据,就是风险概率。例如,平安只能看到自己平台上有多少用户购买了骨折险种,而无法知道用户是否在人保或者其他平台也有类似的保额。我们作为平台就能看到用户在不同平台的保额分布状况、不同区域用户的保额分布或者对某种保险产品的兴趣度。”马存军解释道。

未来,马存军希望慧择能够成为一家科技金融型公司,提高整个保险行业的效率,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保障。

“我们会慢慢从渠道过度到平台,然后再到完整生态。”他说,慧择希望未来能够打通保险的上下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和周边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