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推进: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新闻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1:53:5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国家多部委近日联合发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和其他市场竞争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

国家多部委近日联合发布《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和其他市场竞争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为何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这项改革会增加老百姓(603883,股吧)看病的负担吗?如何确保改革效果充分释放?

为何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手术材料、设备费用高于医务人员的手术劳务费用,这种早已屡见不鲜的现象,凸显了医疗机构收入价格的扭曲。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说,受长期“以药养医”机制、医保结余支付能力不足以及诊疗行为不规范等因素制约,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得不到体现,一些药品、材料设备等费用却过高,出现了重复检查、开“大处方”等现象。

过去几年,我国放开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并围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但医疗服务价格完全理顺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社会公众眼中,医护人员辛苦是共识,但并不算是低薪一族,为何还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杰说,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医疗服务价格提上去,把药品、检查检验及耗材价格降下来,让医护人员的“阳光收入”能够体现劳务价值,推动医疗机构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

患者负担会增加吗?

根据《意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要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与医药、医保、医疗等相关政策衔接联动。改革要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杭州市公立医院改革中,将门诊诊查费从1.2元升至10元,但患者只需要支付1元,其余9元由医保支付。患者的费用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浙江省物价局副局长韩亚明告诉记者,浙江省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过程中,以药品零差率为突破口,除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按照实际进价销售。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投入等途径进行补偿,患者负担总体上不能因此增加。“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充分体现。”他说。

据记者了解,在部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地区,患者总体负担还有所下降。青岛市36家二级以上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同比零增长,住院次均费用降低6%。安徽省100家城市公立医院的门急诊、住院次均费用,改革前后同比分别下降3.7%和2.3%;门急诊、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4.8%和13.5%。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怎样推进?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入院准备中心,需要住院的患者在入院前进行术前检查,确定手术时间后再办理入院手续。

“通过缩短住院时间,全院床位统一调配,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医院接收病人的效率。”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通过严格的医用耗材监控制度和医费医保信息化系统降低药品和耗材用量,通过检查结果在区域内和同级医院间数字化共享减少重复检查……2015年,这家医院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比重为30.88%,平均住院日6.93天,均为全国最低水平。

医疗服务价格的理顺,需要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等费用;需要拉开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分级诊疗、合理就医;需要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等政策相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不增长,才能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绝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与公立医院改革、药品流通机制、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疗行为监管等改革协同推进、衔接配套,最终才能形成政策合力。”常峰说。

根据《意见》,国家负责制定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统一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各地根据技术规范确定具体收费项目。扩大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收费范围,逐步减少按项目收费的数量。同时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严厉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据新华社电

A11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