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从当年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占比,为79.5%,表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此同时,数字经济还推动我国就业市场实现稳定发展。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数字经济是个抽象概念,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三大部分。数字技术红利大规模释放的运行特征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转变形成历史交汇。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当其时。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5-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到31.3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1%,占当年我国GDP总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
图表1:2015-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单位:万亿,%)
我国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看,信息通信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为各行各业提供充足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奠定数字经济发展坚实基础;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与各领域融合渗透加深,推动经济社会效率、质量提升。
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由2016年的77.0%提升至2018年的79.5%。在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部分占比高于数字产业化部分占比,表明我国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正在加速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对其他产业产出增长和效率提升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数字化成为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优化。
图表2:2016-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结构变化趋势(单位:%)
各行业数字化快速发展
根据信通院数据显示,2018年,工业、服务业以及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8.3%、35.9%、7.3%,工业数字化加快增长,农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增速保持稳定。整体来看,我国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三产优于二产、二产优于一产的特征。
图表3:2018年我国各行业数字经济占比情况(单位:%)
数字经济助力实现稳就业目标
自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带来了就业结构的深刻调整。新型经济形态在替代一部分传统工作的同时,也创造者新的工作,并且新增就业大于替代就业,最终结构是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断升级。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深刻影响当前的就业结构。
根据信通院数据,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吸纳的就业人数达到1.91亿人,占当年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4.6%。
图表4:2014-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吸纳的就业人数及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变化趋势(单位:亿人,%)
分产业来看,2018年我国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岗位约有1928万个,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岗位为5221万个,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岗位约13426万个。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劳动力数字化转型难度最小,第二产业劳动力数字化转型难度最大。
图表5:2018年我国三次产业数字化转型就业情况(单位:万个)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出版行业颠覆性革命与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分析报告》。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