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 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里,每天都有上百名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治疗,而在十年前,这里每天前来治疗的病人不过三五十名。并不是说近年来尿毒症发病率上升,而是以前很多患者担负不起高额治疗费,选择了放弃。 2009年以来,马鞍山在全省率先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为一体,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惠及全市31万余名参保人员。
马鞍山市经开区卸巷社区的曹元义在2009年患上尿毒症,据医院介绍,一次透析的价格在四五百元,每周透析三次,再加上药物,一个月的治疗费高达8000元左右,这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但从2009年元月一日起,马鞍山市对原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整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曹元义参加了,大大地减轻了负担,目前他每个月只要自己掏1600元左右,剩下部分都由医保体系承担。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汪凤英从事血液净化工作二十多年,见过太多的尿毒症患者,据她介绍,在实施新的医保体系前,每天前来做透析的患者只有三五十人,很多人选择了放弃治疗,而现在每天则有百余人。
据马鞍山人社局局长助理张中鑫介绍,2005年和2006年,马鞍山市先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两者能享受的待遇不一样。 2009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医保体系后,破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统一的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参加职工或居民医保,由参加险种来决定医保待遇,而非由户籍决定。
新医保体系实施后,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医疗保障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到70%,比以前的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29个百分点,就医也变得更方便。同时,医疗保险管理资源也被有效整合,解决了过往重复参保,重复补贴等弊病。